中国名称的起源和含义
“中国”这一名称的起源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我国古代,“中国”最初是指中原大地的中心地带。“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这表明“中国”是指“居天地中心的国家”。我们祖先最初在建立国家时,范围大多都选在中原地区,国都一般又建于中原地带的中心区域(黄河流域一带),因地理位置在四方之中,且文化美盛,所以称之为“中华”。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王朝更替,汉民族建立的国家控制的疆土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中华”一词便不再仅限于中原大地的中心地区,凡是汉民族所统辖之地,皆称为中华,亦称为“中国”,泛指汉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全境(一些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中原政权也以“中华”、“中国”自居)。
“中国”得名,始于西周。“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距今约 3000 年前,西周初年所铸造的一尊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中,铭文原文“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此时的“中国”便是指京师成周及附近的王畿之地(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初义为“中央之城”。
中国古代对自身的称呼演变
在古代,中国并非指一个固定的国家或地域,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的是中央王朝所统治的地区,与周边的蛮夷相对。因此,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中国”的范围和内涵也有所不同。
在汉朝之前,古人用于自称的字眼丰富多彩,除了最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我、朕、吾、余、予”,还有谦称,如“愚、卑、敝、鄙、窃”等。皇帝自称为“朕”,此属皇帝的专用称谓,除了皇帝任何人都不准使用,否则就是僭越。不过,这个专称是从秦始皇才开始使用的。
在古代,古人对于不同的身份和关系,有着各种特定的称呼。比如,将父母称为高堂、椿萱、双亲;称呼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称别人兄妹为令兄、令妹;称别人儿女为令郎令媛;自称父母兄妹为家父、家严、家慈、家兄、舍妹;称别人庭院为府上,尊府;自称为寒舍、舍下、草堂。妻父俗称丈人,雅称为岳父、泰山。兄弟为昆仲、棠棣、手足。夫妻为伉丽、配偶、伴侣。妇女为巾帼;男子为须眉。老师为先生、夫子、恩师;学生为门生、受业。学堂为寒窗;同学又为同窗。
“中国”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
从古代到近现代,“中国”一词的含义发生了深刻的内涵演变和外延拓展。在古代,“中国”有着多种含义,如在商周时期,“中国”指京师、王畿之地,即国家的首都;指天子直接统治着的王国;指中原地区;指国内、内地;指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一词的代表意思逐渐扩大到了春秋时期各个国家的中心。秦汉时期,“中国”除了被认为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将建立的帝国与天下等同,国家观念也越来越明晰。
唐朝时期,“中国”的国家观念进一步强化,并将其运用到官方以及公文当中。宋朝时期,由于与周边国家的不平等外交,宋朝的士大夫以及政府开始有了领土以及疆界的意识,并且有了民族的观念。元明清时期,原来被视为“蛮夷”的外来民族,开始被囊括进“中国”的概念中来。
国际上对“中国”这一名称的认知
长久以来,西方主流媒体在人们头脑中构建了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框架,使国际社会一些民众对中国存有误解误读和负面认知。但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逐渐完成了从“受援国”到“援助国”的角色转变,国际舆论氛围发生改变,令诸多对华的偏见和谣言不攻自破,越来越多的国家认为,在当前全球应对疫情的形势下,中国的经验尤其值得借鉴,并高度评价了中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作出的努力。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2019》显示,中国整体形象好感度继续上升,中国“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形象”备受期待。六成以上海外受访者认可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取得的成就,海外受访民众认为,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应重点塑造和展示“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形象”“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形象”和“全球性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从文化角度解析“中国”名称的内涵
从地理角度来看,“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朝时期的文献,指的是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随着历史的推移,其地理范围逐渐扩大。
从历史角度而言,封建时代,“中国”作为封建王朝的称谓,其含义和所指范围不断变化。
在文化层面,“中国”之“中”,甲骨文、金文像“有旒之旆”(有飘饰的旗帜),士众围绕“中”(旗帜)以听命,故“中”又引义为空间上的中央,谓左右之间,或四方之内核;又申发为文化或政治上的枢机、轴心地带。“中国”之“国”,原指城邑。
“中国”一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