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抑郁焦虑的原因
抑郁焦虑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其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导致抑郁焦虑的原因:
生理因素:大脑产生生物学方面的病变,如脑外伤、脑疾病等,可能引发抑郁焦虑。此外,体内神经递质失衡、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躯体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更年期、癌症、糖尿病、心脏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基因因素、性别差异(女性更易抑郁)、药物滥用、营养缺乏(如缺乏叶酸和维生素 B12)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等都可能是生理方面的诱因。
心理因素:具有某些性格特征,如悲观、自卑、焦虑、过度担忧、敏感、害怕被拒绝、自我满足感低等,容易患抑郁焦虑。非理性思维,如把不幸归咎于自己、曲解事实,也可能导致抑郁焦虑。习得性无助,即认为自己无法改变处境,会使人陷入悲观和冷漠,最终导致抑郁焦虑。长期的情绪和生理压力、肥胖等也会增加抑郁焦虑的风险。
社会环境因素:失去所爱的人(如父母死亡、离婚、宠物走失)、在特定领域的失败感知(如恋爱、工作、学业不佳)、社会角色和期望带来的压力(如在学校要表现出色、成为全能或完美的人)、城市生活带来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不良的生活环境(如空气污染、缺乏绿地等)等都可能导致抑郁焦虑。
其他因素:过高的理想化自我,给自己设定过高目标但无法实现,从而产生挫败感。愤怒转向自身,儿童青少年在养育过程中对父母的愤怒无法表达而指向自身进行自我攻击。脆弱的自尊,产生大量无助感和绝望感。内摄性抑郁,内化严厉挑剔的父母形象,成年后无法满足其要求而抑郁。
导致抑郁焦虑的生理因素
导致抑郁焦虑的生理因素是多方面的,且较为复杂:
神经递质失衡:当体内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等失衡或缺乏正常功能时,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例如,分娩时出现的荷尔蒙失衡可能会导致产后抑郁焦虑。
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有过抑郁焦虑经历的人的海马组织较正常人小,相应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也会减少,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躯体疾病:一些躯体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更年期、癌症、糖尿病、心脏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其症状可能包括抑郁焦虑。
基因:抑郁症和基因有关,虽然目前还不明确具体哪些基因易导致抑郁焦虑,但严重抑郁症患者的直系亲属更易患病,这表明抑郁焦虑可能是多种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性别: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女性在生理方面,如怀孕、分娩、经前综合症和更年期等,都是抑郁焦虑的诱因。
药物滥用:为缓解症状而酗酒和吸毒,然而这些物质的主要戒断症状之一就是抑郁焦虑。因此,滥用药物会进一步导致抑郁焦虑。
营养缺乏:缺乏叶酸和维生素 B12 等营养物质也会导致抑郁焦虑。
引发抑郁焦虑的心理因素
引发抑郁焦虑的心理因素众多,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性格特征:具有悲观、自卑、焦虑、过度担忧、敏感、害怕被拒绝、与他人隔绝、具有优越感或自卑感、自我满足感低等性格特征的人,容易患上抑郁焦虑。还有一部分人非常依赖他人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对他人产生很高的期望,当期望无法满足时,容易出现抑郁焦虑。
非理性思维:比如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自己,曲解每一个事实,进一步降低自尊,可能会走上抑郁焦虑的道路。这些错误的判断和思维导致他们相信未来会和现在一样消极,从而导致抑郁焦虑。
习得性无助:当一个人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都以失败告终时,精神支柱会瓦解,陷入绝望。他们会认为自己无法控制环境和处境,注定要处理不幸的事情,从而不再尝试改变,这种想法会导致他们悲观和冷漠,最终抑郁焦虑。
压力:抑郁焦虑是许多由压力引起的健康问题之一。长期的情绪和生理压力最终可能导致抑郁焦虑。
肥胖:肥胖会导致一个人自我形象的螺旋式下降,最终导致抑郁焦虑,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极度消瘦或体重不足的儿童或青少年也可能患上抑郁焦虑。
社会环境对抑郁焦虑的影响
社会环境在抑郁焦虑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生活: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且这一数字预计还会上升。城市生活可能增加患抑郁、焦虑和精神疾病的风险,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健康益处。
自然环境:绿地环境对抑郁和焦虑有一定的作用。研究发现,长期居住在绿色环境中,抑郁焦虑风险可能降低。
社会压力:社会角色和期望带来的压力,如在学校要表现出色、成为全能或完美的人,可能导致抑郁焦虑。此外,王天夫教授提出,现代理性一路狂飙,促成社会加速,增加社会不确定性,根本性地改变了社会生活的外在环境,让现代人越来越难以适应,产生情绪错配,大大地提升社会焦虑。
抑郁焦虑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抑郁焦虑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方法:
预防方法:
培养良好的性格,包括接受挫折教育,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刻板、固执、不合理地追求完美和过高要求。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生活规律,维护正常的生物钟,不酗酒,不接触毒品。
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事业目标,提高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出现焦虑症状时,放松心态,自我调整。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在精神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常用的药物包括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 5—羟色胺能药物和 5—羟色胺受体拮抗和再摄取抑制剂、丁螺环酮、坦度罗酮、苯二氮卓类和三环类抗抑郁药。辅助治疗药物包括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或安眠药。
心理治疗:许多流派的心理治疗方法都可以用于抑郁焦虑的治疗,例如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森田治疗、暴露疗法等。另外放松训练、正念疗法、冥想训练也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还能提高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