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为什么打雷?打雷的原理

为什么打雷?打雷的原理

时间:2024-09-17 22:20:46阅读:

为什么打雷?打雷的原理

打雷的原理

打雷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原理涉及到复杂的物理过程。当雷雨季节来临时,带电云层所形成的高压电场强度很高。通常情况下,云层属于正电荷区高电位,大地处于负电荷区低电位。空气原本不导电,但在强大电场力作用下,气体原子核最外层的电子会受到激发而产生跃迁飘逸,形成带电离子。获得电子的原子成为负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成为正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带电离子可形成电子流。另外,绝缘体的电子受原子核引力场作用较强,在一般外加电力场中其外围电子呈现较大惰性状态,很难激发脱离轨道成为带电离子。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现象显著的积雨云中。在积雨云中积聚着大量的冰晶和过冷水滴,冰晶的凇附、水滴的分解以及空气对流等,使积雨云中产生电荷。其中,电荷主要来源于冷热空气对流造成的冰晶和水滴碰撞和摩擦。冷空气中夹带着冰晶,热空气中裹挟着水滴,两者密度不同,冷空气急速下降,热空气急速上升,两个云团相遇碰撞、摩擦。碰撞摩擦的过程,使二者都带上了电荷。对流现象越明显,云层越厚大,产生的电荷越多,形成了极性的雷雨云。其中重量较轻、带正电的堆积在云层上方;较重、带负电的聚集在云层底部。雷雨云起电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

水滴破裂效应:水滴在气流的作用下破裂成带负电的较大颗粒和带正电的较小颗粒,由于质量不同,在上升气流的作用下,后者上升,前者下降,使云层下层带负电。

吸电荷效应:由于宇宙射线及其他因素,空气分子电离,大气中存在正负离子,又因为空间中存在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正负离子在云的上下层分别积累,从而使雷雨云带电,又称感应起电。

水滴撞冻效应:云团中的过冷水滴在碰撞结冰过程中会产生电荷,冰晶带正电荷,水带负电荷,当上升气流把冰晶上的水分带走时,就会导致电荷的分离,而使雷雨云带电。

温差起电效应:在冰晶中存在着正离子(H+)和负离子(OH-),积雨云中的冰晶和雹粒在碰撞和摩擦运动中会造成温度差异,正负离子相互分离,接着在重力和气流的作用下分离扩散,最后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

巨大电位差的“释放”形成云闪

雷雨云中正负电荷的相互分离使得云层上下如同两块电极板,存在强大的电场,具有很大的电势,有着很强烈的放电势能,达到一定条件后,便会在云层中或云层之间形成强电流,即闪电,而这种在云层中发生的闪电,在气象学中也被称“云闪”。

感应起电,使大地带电,形成地闪

由于电荷的分离,负电荷积聚在云层下部,在感应起电原理的作用下,地面带上正电荷,地面和雷雨云之间就形成了强大的电场。空气具有很大的电阻,很难击穿,产生电流。当电场强度和地面积聚的电荷密度达到临界值时,空气就会被击穿,出现云地闪,也就是云向地面的放电现象。带电荷的粒子会在放电过程中在云中高速运动,使气体迅速膨胀、气温急速上升,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发出巨大声响,这就是雷声。

打雷形成的条件

打雷的形成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不稳定的空气:温暖的空气上升并冷却,形成积雨云。

湿度:充足的水蒸气可以形成云层,并为雷暴提供能量。

对流现象:空气的对流运动促使云层的形成和发展,为电荷的积累和放电创造条件。

电荷积累和分离:在积雨云中,冷热空气的对流造成冰晶和水滴的碰撞和摩擦,从而使云层带上不同的电荷,形成极性。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放电现象,形成打雷。

在冬季,打雷的条件与夏季有所不同。冬季打雷相对罕见,这是因为太阳辐射逐渐减弱,空气逐渐转为寒冷、干燥,不易形成剧烈垂直运动。但当具备一定的暖湿空气和暖湿空气向上运动这两个条件时,就有可能产生雷云,从而出现打雷现象。在南方,由于纬度较低,暖湿空气活动较频繁,同时太阳辐射也会比高纬度地区的强烈,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较多,容易满足雷电产生的天气条件,比如江南、华南、江淮等地。东北地区也容易在冬季出现打雷现象。通常温带气旋在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时,会发展比较强烈。这时,气旋东部的偏南风较强,而这一地区正好是海洋,因此更容易出现偏南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到东北地区中南部的情况。于是,较容易满足产生雷云的条件,也就容易打雷。而冬季的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中西部,常处于气旋发展强烈阶段的西部,盛行从欧亚大陆腹地而来的干冷偏北风。这就很难满足打雷的天气条件,所以雷电出现的次数也较少或没有。

为什么会产生雷电现象

雷电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导致的。

首先,大气中的水汽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会形成云团。在积雨云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冷暖空气的对流,冰晶和水滴会发生碰撞和摩擦,从而使云团带上不同的电荷。通常,较轻的正电荷会聚集在云层的上部,较重的负电荷则会集中在云层的下部。

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云层之间或者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场强度就会变得非常大。此时,空气的绝缘性能被突破,电荷会迅速中和,形成强大的电流,这就是闪电。

闪电产生的瞬间,电流会使周围的空气迅速加热膨胀,形成冲击波,进而产生巨大的声响,这就是雷声。

此外,雷暴云的起电机制还包括以下几种理论:

非感应起电机制:在零下十几到几十度的环境中,冰、雪、雹等粒子的碰撞和弹开,会发生细小的电荷转移,使不同粒子携带正、负相反的电荷;宏观上,不同粒子因密度、重量的差别而随气流分层聚集。

感应起电机制:即在电场中被极化的不同粒子碰撞时,接触部分发生异性电荷中和,弹开后各自携带净余的正、负电荷。

次生冰晶起电机制:涉及到冰晶的次生过程产生的电荷分离。

雷电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大气的温度、湿度、压力、对流运动以及云团中粒子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等。

打雷对环境的影响

打雷是一种自然现象,对环境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打雷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雷电会损坏植物和建筑物,雷电引起的火灾也会破坏森林和草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的生活。

另一方面,打雷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雷暴是上部对流层大气的“制冷空调”,并输送水汽产生明显的加湿作用。雷电击穿空气的过程中,高温高压下氮气和氧气被完全电离,并进一步形成氮氧化物(LNOx),这种氧化物是大地农作物良好的“肥料物质”。所以,雷雨在灌溉大地的同时,还起到“施肥”的作用。

就全球大气而言,在天气晴的时候,电离层会往地球不断释放大气电流,持续消耗电离层的“电能”,而雷暴和雷电则是维持电离层电位的重要“发电机”,它们通过雷暴云起电(直流)和雷电(交流)给电离层充电。对流层雷电还能在几十到上百公里高度的中层大气激发“红色精灵”等放电事件。中层大气放电事件,是由对流层雷电所引发的一种瞬态发光现象,一般发生于40-90km高空,具有红色精灵(Red Sprite)、蓝色喷流(Blue Jet)、巨大喷流(gigantic get)、淘气精灵(Elves)、光晕(Halo)等多种形式。红色精灵是最常见的中层大气放电事件,通常由强度较大的正极性云对地闪电所诱发。对流层雷电引发的放电能改变这些区域的温度、电子密度等物理状态,并可能威胁在该区域的临近空间飞行器、浮艇等。

如何预防打雷带来的危险

在打雷天气,为了预防可能带来的危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在室内

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蹿入室内造成危害。

不要看电视、上网,应拔掉电话线、电视天线以及音响、空调机等一切可能将雷击引入室内的电源插头。

打雷时,不要靠在墙壁边、门窗边、阳台,坐在房间正中央最为安全,但不要停留在电灯正下方,以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发生意外。

不要靠近室内金属设备,如暖气管道、自来水管、钢柱等,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窜入人体。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对从电线、电话线、金属管线等侵入的雷电无能为力。

不要穿湿的衣服和拖鞋。

尽量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固定电话也应避免在雷击时使用。如果是在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有电磁屏蔽,可以在室内使用无绳电话或手机。

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或者其他淋浴设备洗澡。因为雷电有可能会沿着水流袭来。及时关掉煤气,并时刻注意煤气是否泄漏。

在户外

闪电往往击打高大物体地区。因此,雷雨时要注意地形地貌,禁止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不要靠近高大的树木、电线杆、烟囱、广告牌等尖耸、孤立的物体。应立即停止室外活动,尽快寻找避雷场所,可以到低洼、干燥或背风的房子或山洞里躲避。但不能进入毛棚屋、岗亭等无防雷设施的低矮建筑物里躲避。

打雷时,禁止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如果正在空旷的地方,来不及到室内躲避,应该立即双手抱膝,双脚并拢蹲在地上,身体前屈,胸口紧贴膝盖,低头看地,因为头部最容易遭雷击。千万不要用手撑地,这样会扩大身体与地面接触的范围,增加遭雷击的危险。

雷雨时,很多人都想到大树下躲雨,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站在大树底下,当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大树流入地下向四周扩散时,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电压,而人体站立的两脚之间存在的电压差会造成伤害,通常称为跨步电压伤害。如果万不得已必须在树下躲雨,必须与树干保持3米的距离。

雷雨天禁止撑带金属伞柄的雨伞,穿雨衣比较安全。不要接触铁轨、电线。不能在雷雨中跑动,也不能骑自行车或摩托车。

雷雨时,禁止在江边、湖里和河里游泳、划船、垂钓等,因为水的导电率很高,容易吸引雷电。

打雷时,如果正在驾车,不要“弃车”躲避,应留在车内。车壳是金属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车厢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场所。

雷雨时如在户外,禁止穿凉鞋或拖鞋,最好穿橡胶底的鞋或长靴。

雷雨时如在户外,身上最好别带金属,应该把手表、腰带,尤其带金属框的眼镜摘下来,以免它们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打雷时,如果需要在室外活动,尽量不要大跨步跑动,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遭雷击后的急救

如果遭到了雷击,第一时间自救十分重要,如果雷电击中头部,并且通过躯体传到地面,会使人的神经和心脏麻痹,很可能致命。人受雷电电流冲击后,心脏不是停止跳动,就是跳动速率极不规则,发生颤动。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血液循环中止,造成脑神经损伤,人在几分钟内就可能死亡。因此,对于触电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这时应该一边进行抢救,一边紧急联系120,就近送往医院治疗,但在送往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不能中断。人人都应掌握六种现场急救方法:

如果衣服着火,应该马上躺下扑灭火焰,使火焰不致烧及面部,否则伤者可能死于缺氧或烧伤。也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裹住以扑灭火焰。

如果触电者已经陷入昏迷,呼吸停止,应令其就地平卧躺下,解开衣扣,立即进行复苏抢救,边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边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动作要领是:两手重叠平放在胸骨中下1/3处,进行垂直按压。以30∶2的比例进行人工心外按压通气,即心外按压30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直到伤者恢复呼吸和心跳为止。

如果患者受雷击后烧伤或严重休克,应马上让其躺下,扑灭身上的火,立即进行抢救。若伤者虽失去意识,但仍有呼吸和心跳,则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很大,应让伤者舒适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

如果遭到电击,应立即切断电源,无法关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竹竿等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救援者千万不能用手去拉被电击者。

在将伤者送往医院的途中,要注意给其保温,若伤者出现狂躁不安、痉挛抽搐等症状时,要为伤者作头部冷敷。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净的敷料包敷。

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的确需移动,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将伤员送往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的阔木板外,还要继续采取急救措施,在医护人员未接替前急救绝对不能中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打雷?打雷的原理

    为什么打雷?打雷的原理

    打雷的原理打雷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原理涉及到复杂的物理过程。当雷雨季节来临时,带电云层所形成的高压电场强度很高。通常情况下,云层属于正电荷区高电位,大地处于负电荷区低电位。空气原本不导电,但在强大电场力作用下,气体

    时间:2024-09-17
  • 为什么打雷不能玩手机(打雷时为何不宜玩手机)

    为什么打雷不能玩手机(打雷时为何不宜玩手机)

    打雷时为何不宜玩手机,这是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警告,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其中的原因。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为什么打雷时不宜玩手机。1. 雷电的强大电流雷电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电流可达数十万伏特,甚至更

    时间:2023-12-18
  • 为什么打雷不能躲在树下(为什么打雷不能看电视和玩手机)

    为什么打雷不能躲在树下(为什么打雷不能看电视和玩手机)

    打雷的时候躲在树下容易被雷劈,小时候,家长就这样告诉我们,我们也逐渐知道了打雷的时候不要躲在树下、不要看电视、不要玩手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打雷不能

    时间:2023-02-18
  • 荨麻疹为什么冷水一冲就好了?荨麻疹遇冷水好转的原因

    荨麻疹为什么冷水一冲就好了?荨麻疹遇冷水好转的原因

    荨麻疹遇冷水好转的原因荨麻疹患者用冷水冲洗后症状好转,可能是因为冷水能够减轻局部的充血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此外,冷水可以使神经兴奋性降低,这可能有助于减轻瘙痒和红肿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对

    时间:2024-09-17
  • 为什么身上长很多红痣?身上长很多红痣的原因

    为什么身上长很多红痣?身上长很多红痣的原因

    身上长很多红痣的原因身上长很多红痣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首先,年龄增长是一个常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大,皮肤老化,血管壁变薄,容易出现血管瘤,从而形成红痣。其次,遗传因素也可能发挥作用。如果家族中有成员容易长红痣,那么

    时间:2024-09-17
  • 你为什么不说话?

    你为什么不说话?

    对不起,我可能没有理解您的问题或指令。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请告诉我,我会尽力回答和提供帮助。

    时间:2024-09-17
  • 纸人为什么不能点眼睛?纸人不能点眼睛的原因

    纸人为什么不能点眼睛?纸人不能点眼睛的原因

    纸人不能点眼睛的原因纸人不能点眼睛这一习俗传承已久,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民间纸匠的忌讳:民间纸匠师傅们坚信,给纸人画上眼睛会给自己带来霉运。避免纸人恋世:人们认为如果纸人有了眼睛,就会看到阳间的一切,从而贪恋人世

    时间:2024-09-17
  • 为什么皮肤越来越黄怎么调理?皮肤越来越黄的原因

    为什么皮肤越来越黄怎么调理?皮肤越来越黄的原因

    皮肤越来越黄的原因皮肤越来越黄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肤会逐渐被氧化,就像苹果被氧化会发黄一样,皮肤也会出现类似的变化。清洁不到位:如果皮肤表层堆积了很多死皮和污垢,就像

    时间:2024-09-1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