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发烧的原因
发烧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症状,其原因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导致人发烧的因素:
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发烧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细菌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等;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感染也可能引发发烧。例如,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反应,导致体温升高。
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时,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发烧。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例,免疫系统异常活跃,攻击身体各部位,引起发热等症状。
血液系统疾病:像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导致发烧。白血病患者由于异常的白细胞增生,会引起身体的一系列反应,包括发烧。
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淋巴瘤等,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会产生致热物质,引起发烧。例如肺癌细胞会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导致体温调节失衡。
其他疾病:如甲亢、中暑、大面积烧伤、药物副作用、过度运动或疲劳等也可能导致发烧。甲亢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增加,从而可能引起发烧。
人体发烧机制
人体的体温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常情况下,体温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保持动态平衡。但当受到某些因素影响时,就可能出现发烧的情况。
当机体受到致热源的影响或者体温中枢功能障碍时,产热过程增加但散热过程不能相应增加,或者散热减少,此时会导致体温升高。致热源一般分为内源性致热源和外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等,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升,同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增加。另一方面,可能会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散热减少。外源性致热源可能与病原体感染等有关,此时一般不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此外,体温升高也可见于非致热源性发热,一般与体温调节中枢直接损伤有关,如颅脑外伤、出血等。此外,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也可能会导致产热增加,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
例如,当人体感染病原体后,病原体刺激血液中的巨噬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之类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随着血液循环到了体温调控中心,刺激那里的细胞释放出前列腺素 E2,导致体温升高。而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这类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快了新陈代谢,产热增加,也会引起体温上升。
导致发烧的常见疾病
引起发烧的疾病众多,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感染性疾病:这是导致发烧最常见的原因。无论是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感染,还是寄生虫感染,均可能引起发烧。常见的有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登革热等。此外,肺结核、肾结核等也会引起发烧症状。
多脏器功能不全:如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主要系统的脏器出现严重功能紊乱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会引起发烧。
严重内分泌代谢疾病:包括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瘤、肾上腺功能不全等,均会出现发烧。
严重神经系统功能病变:如神经中枢受损,或出现脑出血后遗症、脑梗死后遗症,均容易导致发烧。
免疫系统疾病:严重传染病、结缔组织病、结核病、风湿和类风湿等,均会引起发烧。
发烧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发烧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发烧是身体对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入侵的一种自然反应,对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发烧可以提高身体温度,使某些细菌和病毒在较高温度下难以生存和繁殖,同时加速身体内的代谢和免疫反应。发烧还有助于激活身体的免疫细胞,如白细胞、T 细胞和 B 细胞,这些细胞在感染期间负责识别、攻击和清除病原体。此外,发烧可以促使身体产生干扰素,这是一种抗病毒蛋白质,可以帮助阻止病毒在细胞内复制,从而减缓病毒感染的进展。发烧也可能加速炎症反应,帮助身体清除病原体。
另一方面,过度的发烧或高烧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如脱水、营养不良或导致其他严重并发症。例如,体温超过 39℃时,可能给人体带来的伤害大于对免疫系统的增效作用。
如何预防发烧
以下是一些预防发烧的方法:
加强锻炼,多做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防止过冷或过热。
流行期间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经常打开窗户,流通新鲜空气。衣服要凉爽透气,不要用被子捂汗。
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多喝水,尤其是含矿物质的水。
避免在高温天气下使用空调,尤其是家中有婴儿或老年人时。可以通过打开窗户、挂湿毛巾等方式保持室内凉爽。
老年人和儿童在高温天气下要特别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中暑和发烧。
减少家中电器的使用,避免产生过多热量。
可以在家中放置几盆植物,增加空气湿度,抵消部分家用电器产生的热量。
家中有老年人时,要经常量体温,一旦超过 37.9℃要及时就医。
夏季可以适当饮用绿豆汤、豆浆等解暑饮品,但要注意给老年人饮用时不要过凉。
保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工作精神压力过大、抽烟、酗酒,保证饮食卫生、膳食平衡,食物选择多样化。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安排科学的运动锻炼,每周运动次数至少 3 次以上,安排不少于 150 分钟的有氧运动时间,增强自身的体质。
在流感季节注意避免到人口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周围如有感冒注意防护,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并做好日常卫生。
在感觉身体不适、异常的情况下,及时就医检查后给予及时的针对性治疗,避免病情持续加重或者盲目用药,而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