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喝水的生理作用
水在人体中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作用。首先,水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这一恒定温度的维持离不开水的作用。人体血液中 80%是水,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使全身各部的温度保持一致。当外界气温过高或体内产热过多时,神经系统的体温中枢会让血管扩张,促进散热;而外界气温低时,体温中枢会让皮肤血管收缩,减少体表的血流量,降低散热。此外,水还能帮助稳定情绪。在夏季,人们情绪容易波动,出现心烦意乱、失眠多梦等症状,此时慢慢饮用少量白开水,有一定安神镇静之效。水也是氧气供给的重要载体,胃肠道能吸收由饮食,主要是水携带的氧气。适当饮水可使肺部组织保持湿润,肺功能舒缩自如。同时,水还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是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载体,各种营养成分的运输都通过水来实现。水的溶解力很强,能使食物在适当条件下分散于水中,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而且,人体内所分泌的消化液离不开水,否则消化腺则无法分泌消化液,食物的消化吸收也就不能实现。水还具有体内摩擦的润滑剂作用,能使摩擦面滑润,减少损害。体内的各关节、韧带、肌肉、呼吸道、体腔、器官都能分泌各种润滑液,如泪液、唾液、关节囊液、浆膜腔液等都是水溶液。即便是食物的吞咽,如果没有水的参与,也是不能完成的。水还有补充营养和参与机体各种代谢的作用,在饮用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镁、铁等元素,这些元素含量适当则对人体健康有益。同时,水还可以帮助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除废物、参与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和体温,并在各器官之间起润滑作用。水不仅是体内生化反应的媒体介质,还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合成、分解等化学反应。水有稀释排毒功能,水有很好的溶解能力,通过肾脏在排泄水的同时可将体内代谢废物、毒物及食入的多余药物等一并排出,减少肠道等对毒物的吸收。
人体对水分的需求机制
人体对水的需求十分重要。人体中水分占比很高,婴儿体内水占 80%,成人也达到 70%。其中血液中水份占 82%,大脑中水份占 75%,肌肉中水份占 75%,骨骼中水份占 22%。人体水份缺乏 1%时会感觉口渴;缺乏 5%时会引起发烧;缺乏 8%时会影响腺体的分泌,肤色发蓝;缺乏 10%舌苔肿胀,肾出现衰竭,缺乏 20%生命无法维持。这就是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不能一天不喝水的原因。为了保持健康,我们需要选择喝好水,好水应具备无色、无味、无菌,无残留氯和三氯甲烷,无残留有害化学物质,无重金属污染,能保留有益矿物质,含有氧气等特点。不同类型的肌肤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例如敏感肌肤需要使用专用产品防止暗沉,油性和混合性肌肤则要调节水油平衡以抑制暗疮。
水在新陈代谢中的重要性
水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最重要的成分。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结构简单但对人体新陈代谢意义重大。人体一切生命活动在水环境中进行,水是人体摄入营养素的基础,离开水营养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水存在于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并起到各不相同的作用。例如,体表的水用于调节体温,骨骼肌中的水参与合成肌糖原,血液中的水作为溶剂和载体运输物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水起到机械防护和缓冲作用。人体内生态环境的构建和稳定离不开水,人体内的水根据所处环境不同可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又可具体分为跨细胞液、血浆和细胞间液。正常来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的水分和每天排出的水分大致相同。水分摄入不足时,身体会有口渴反应;摄入过多时,排尿会增多。人体一天的水分来源主要分为喝水、固态食物以及代谢水。水分是人体一天新陈代谢的重要成分之一,适时维持水分平衡对健康意义重大。水对新陈代谢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以下方面:水可以溶解营养素,食物经过咀嚼进入肠胃,消化液将其溶于水中,营养部分被小肠黏膜吸收,再送入血液循环。水能够清除体内垃圾、毒素,促进废物的排泄。水还参与身体的物理、化学反应。
不喝水对人体的危害
不喝水对身体会造成多种危害。首先,皮肤会缺乏水分而变得粗糙,容易形成暗斑。其次,不喝水会影响胃肠道的功能,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形成便秘。再者,喝水有助于形成尿液,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而不喝水则会影响身体的代谢过程,容易形成结石,如肾结石、胆囊结石等。此外,不喝水容易引起血液浓缩黏稠,会使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在高温环境下,多喝水有利于降温,因此不喝水会导致体温升高甚至中暑。不喝水还可能导致排便不尽或便秘,容易患上肛肠疾病;皮肤变得干燥、粗糙,长皱纹;尿量减少、排尿次数减少,尿酸容易在体内堆积;眼部变得干涩;容易累,体内血液流量下降,引起肌肉和神经功能损伤;对肝脏有损伤,导致肝脏疲劳运作、肝火旺盛,最终导致肝脏病变;引起口臭,唾液不足;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对肾脏有损伤,导致肾脏的有毒物质堆积。
人类保持水分平衡的方式
保持人体水分平衡的公式为:人体摄入水分=呼吸和皮肤蒸发水分+大小便水分。摄入水分多于排出,则人体水分过多,可能导致局部水饮或水肿等问题;摄入水分少于排出,则人体水分不足,可能出现津液、血液的不足,即阴虚的问题。正常情况下,摄入的水分要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充分参与津液、血液的新陈代谢,最后通过出汗和大小便将代谢废物和水分排出身体。人体会自我调节汗和尿的排出比例,一般来说,环境温度低时,皮肤蒸发水分少,尿就多;反之,水分蒸发多,尿就少。为保持人体水分平衡,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喝足够的水,成年人每天至少要喝八杯水,具体需水量因体重、性别、活动强度等因素而异,可咨询医生确定。其次,要注意饮食习惯,许多食物中含有水分和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如水分含量较高的水果和蔬菜。此外,在野外时,为使水分消耗降到最低程度,可以采取多休息、少活动,禁止抽烟,待在阴凉场所,不吃或少吃东西,禁止饮酒,不宜说话用鼻子呼吸等预防措施。人在做某些事情时也要及时补水,如便秘时大口大口喝水,发烧时少量多次喝温开水或温葡萄糖水,心情烦躁时喝温开水,早上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晾温的白开水,晚上睡前抿两口,吃太咸时多喝水等。还应掌握正确的补水方法,如定时尽量喝水,科学喝水,少量多次原则喝水,早晨醒来后喝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