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中医不建议吃中成药
中医不建议吃中成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成药的成分和药量配比是固定的,无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灵活调整。比如,患者的病情可能在发展过程中发生变化,需要增减药量或调整药材,但中成药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其次,中成药的药效相对较不明显,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或严重的患者,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中成药可能存在较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相关的不良报道也相对较多。此外,中成药的说明书有时不够详细,容易导致用药不规范,如用量不规律、用药期间饮食或生活注意事项不明确等,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不适感。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可能对某些中药材存在过敏反应或体质与某些药材有冲突,而中成药无法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二、中医对中成药的看法
中医对中成药的看法并非完全否定。中成药具有一定的优点,比如服用方便,无需煎煮,储存也相对便利,便于携带,且经过一定技术浓缩而成,所需服用量较少,异味相对减轻,容易被大众接受。但中医更强调的是因人而异、辨证论治。中成药由于其固定的配方和剂量,难以完全契合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因此在治疗效果上可能存在局限性。中医认为,对于一些病情简单、稳定,或者患者对汤药接受度低的情况,中成药可以作为一种选择,但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中成药的局限性
中成药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性。其一,药的成分组成、药量配比一成不变,不能灵活多变、随症加减。其二,中成药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易致质量不稳定,不良反应难以预估。其三,现阶段难以以现代“药理学”和“药动学”的理论与方法阐述其作用原理。其四,以中药饮片直接粉粹生产的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于其他方式生产的同类制剂。其五,中成药的有效期确定方法不够科学恰当。其六,作用缓慢,应对危、急病人的选用药品较少。其七,中成药注射剂注射时的局部疼痛感明显,少数有静脉炎现象,不良反应难以预知,一旦发生往往很严重。
四、中医用药原则与中成药的冲突
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证型、体质等灵活组方用药。而中成药是固定的方剂用药,难以满足中医因人而异、随证加减的用药原则。比如,汤药人体容易吸收,适用于急性或疾病新发的患者;丸药作用缓和但持久,适用于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在联合用药方面,不同种类的中成药可能存在药性冲突,需要遵循药效互补、增效减毒等原则,避免重复使用药性峻烈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同时注意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五、成功案例中中医对中成药的使用态度
在一些成功案例中,中医对中成药的使用并非完全拘泥于说明书。比如,有人通过自学中医,根据中成药的药物成分灵活运用,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还有在中成药的推广中,成功的案例往往是找到西医未能解决的诊疗需求,明确中成药中主要成分的药用价值与医生治疗方案的结合点,并利用已有的临床试验数据和医生的用药感受进行推广。这表明,在正确辨证和合理运用的前提下,中成药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