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
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冲突
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长期的紧张关系。在南斯拉夫王国时期,就存在民族关系的不和因素,如二战期间由克罗地亚独立国所发起的内战和种族灭绝,以及大塞尔维亚的想法和巴尔干半岛的泛斯拉夫主义思想。20世纪末,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各个民族之间的冲突加剧,引发了一系列的内战和暴力事件。
民族概念混乱:中华民族是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也是民族,这就是概念混乱。
穆斯林被单独划为法定民族:伊斯兰信仰传播对原有文化共同体的肢解是人类历史的普遍现象。主体族群被弱化以后,国家的凝聚力也就没了。南斯拉夫解体的根本问题不是大塞尔维亚主义,恰好相反,是长期错误的族群政策养肥养大了少数族群分离主义。民族平等推向极致,就是(各族群)平等建国。民族平等的正确理解是人人平等,而不是族族对等。人人平等才是正道。族群政策必须强调共同性、强调融合发展。如果每天强调差异(族群边界),有差异要维持差异,没有差异也要制造差异,在理论和历史叙事上让主体族群背负“原罪”,这种做法,国家必然分裂。
二、经济问题
南斯拉夫的经济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问题,国家经济衰退严重,通货膨胀严重,失业率上升。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也加剧了地区间的紧张关系。
上世纪60年代,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的党组织处于自治状态,民族主义开始抬头。1971年,铁托计划将“实现民族的经济主权”换取联邦各成员的归属感。经济上的分权透支了南斯拉夫的生命:
一方面中央汲取财力的能力不断下降。据统计,1972年,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20.7%,中央财政支出占GDP的21.1%,至1989年,这两项指标下降到5.6%和5.3%。
另一方面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全国地区人均GDP总体相对差异系数由1965年的45%,上升至1988年的53%。1988年,斯洛文尼亚的人均GDP是科索沃人均GDP的7.5倍,成为世界上地区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
与此同时,失业率逐步攀升,1990年全国失业率高达20%,有136万人无活可做。生活质量的下降,使各地区和民族之间差距不断拉大,分歧持续加深,最终汇集成一股奔向分裂的洪流。
三、政治领导层的分裂
南斯拉夫共产党内部出现了分裂,不同共和国和地区之间的领导人有不同的政治目标和利益,导致政治合作逐渐瓦解。
南共其实是由6个共和国的独立政党组成的共盟组织。为了应对滋长的民族对立情绪,1969年,南共九大实施放权改革,对组织建设进行了三大修改:
一是取消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代之以南共联盟代表会议常设委员会,此举代表着南共放弃国家的统治地位。
二是南共联盟领导成员,不再由南共联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改由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的共盟组织按均等原则选派,各地选派的代表实质上成为了地区利益的代言人。
三是各地方的共盟代表大会在南共联盟代表大会之前召开,各地事先制定好方针政策,再去全国代表大会讨价还价,这么做造成全国代表大会形同虚设,权威尽失。
铁托在世时,凭借其出色的个人威望和才干尚能压制各种社会问题。1980年,铁托辞世后,南斯拉夫失去了“最后拍板的人”,国家陷入“权力真空”。政治改革的负面影响,促使组织建设形同虚设。
四、国际干涉
冷战期间,南斯拉夫成为东西方势力的角力区域,外部势力对南斯拉夫内部的冲突和分裂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干预。
西方国家对南斯拉夫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0年铁托逝世到八十年代中期,这时期西方国家把南斯拉夫看作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先导和不结盟国家,是欧洲地缘政治平衡的重要法码。八十年代初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东西方缓和发生危机,波兰正陷于社会和政治动荡中,南斯拉夫面临着华沙条约国家入侵的危险性,在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受到西方国家的帮助,国际金融机构努力帮助南斯拉夫使它摆脱债务危机。戈尔巴乔夫在苏联执政后,实行公开性和改革政策,开辟了东西方缓和的新阶段,波兰和匈牙利的民主化进程使它们向西方国家靠拢,统一欧洲文件和白皮书的公布展示了整个欧洲大陆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前景。而这时南斯拉夫由于没有解决其政治和经济危机,显得日益落后,并开始受到西方国家对它的压力,这些压力以前西方国家只是施加于华沙条约国家的。科索沃危机的国际化是西方国家对南斯拉夫态度发生转变的最初表现,到八十年代后期就更加明显了。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的瓦解,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失败,以及科索沃地区危机的升级和新的冲突的出现,使南斯拉夫面临可能四分五裂的局面,另外加上东欧的解体、德国的统一,由此导致欧洲地缘政治平衡的打破,以及南斯拉夫邻国对南斯拉夫存在提出领土要求的可能,所有这些使南斯拉夫的瓦解成为一系列危险的先兆,它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危及到整个欧洲大陆的安全,特别是将危及到“新欧洲大厦”的基础。为此,最近美国和欧共体进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动,试图说服南斯拉夫各共和国进行谈判,以联邦或邦联的形式保持南斯拉夫的统一,这可以说是西方国家对南斯拉夫态度的又一转变。
德国在帮助肢解南斯拉夫之前,两个德国刚刚完成了统一,正是德国的统一总理科尔帮助肢解掉了南斯拉夫。德国总理科尔,给了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非常大的援助,而且不断的和南斯拉夫中央斡旋,甚至后来,南斯拉夫真正解体之时,光仗就打了好几年,德国在后面给了巨大的援助。一方面,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实际上一二战都是站在德国那边的,他们是奥匈帝国的成员,是德国的盟友,而且他们境内有大量说德语的人,所以从历史和文化上,他们更亲德国,而另一方面,确实德国也有钱,你想柏林墙倒,两个德国合并,这得征得苏联的同意,那个民主德国有40万苏军驻军,苏联能把这块肥肉放出去吗?德国总理科尔几次斡旋,跟戈尔巴乔夫谈,给予上百亿马克的经济援助,最终才使得戈尔巴乔夫松了口,德国凭借他强劲的经济实力,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当然对其他国家也很有号召力。
五、南斯拉夫解体的过程和时间节点
南斯拉夫解体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和马其顿4个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
1995年8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发动大规模空袭波黑塞族,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波黑三国总统一起在美国签署了《代顿和平协议》,波黑内战终于基本平息。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重定新宪法改国号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南斯拉夫”一词正式走入历史。
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同月5日塞尔维亚亦宣布独立,南斯拉夫联邦正式宣告完全解体。
补充信息
南斯拉夫的政治体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别具一格,它从传统的联邦制发展为自治联邦制,从传统的代议制发展为代表团制,从工人自治发展为社会自治,从中央集权化发展到自治一体化。但这种体制也存在严重缺陷,过分强调分权,忽视适当集中的积极作用,为形成多中心的地方集权主义提供了条件。
南斯拉夫作为联邦制国家,同周边7个邻国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民族纠葛。在联邦内部,不仅各共和国之间不同民族共居,而且共和国内,甚至自治省内同样不同民族混居,而且宗教和文化差异较大,历史积怨甚多,矛盾较深。尽管南斯拉夫联邦制定了宽松的民族政策,但民族主义因素对联邦崩溃的影响仍然令人深思。南共联盟和联邦政府在民族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一些重大的失误,如承认波黑的穆斯林为一个单独的民族,在党政领导人的组成上贯彻等额民族代表原则,削弱了塞尔维亚作为联邦最大的民族和共和国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放弃了南共联盟对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的领导作用,导致各共和国的权限和独立性无限膨胀,联邦实际上已处于无权地位,最终在各民族、各共和国和各地区的民族主义思潮,民族主义、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打击下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