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压的成因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其具体病因至今不明,被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约60%有高血压家族史,这表明遗传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血压升高的水平、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肥胖等相关因素也有一定遗传性。此外,年龄增长也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风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也会上升。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一明确疾病引起来的血压升高,例如肾脏疾病(肾炎、肾动脉狭窄等)、内分泌疾病(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亢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等,这类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5% - 10%。对于继发性高血压,通过积极的药物或手术治疗以后,高血压可以得到根治或者改善。
二、导致高血压的生活习惯
饮食方面
高盐摄入:在引起高血压的环境因素中,高盐摄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盐摄入量12克/天,北方人可达12 - 18克/天,远远超过推荐的钠盐摄入量6克/天。高盐摄入的人,今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心室肥厚、肾损害几率也明显增加。而且,我国高血压患者中60%以上属于盐敏感高血压,肥胖、压力大、年龄增长均会引起血压的盐敏感性增加。
高蛋白质摄入:属于升压因素,所以有高血压的人群,建议不要摄入过多的蛋白质,适量即可。
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饮食中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也属于升压因素。一般来说,动物性脂肪如牛油、奶油和猪油比植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多,椰子油、可可油、棕榈油中也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动物性食物以畜肉类含脂肪最丰富,且多为饱和脂肪酸。因此,猪油、黄油等应少用或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坚果中花生、核桃、芝麻、瓜子中含脂肪也相当多,每天不宜食用过多,也要少吃油煎油炸食品。
体重方面
超重和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腹型肥胖的人群更容易发生高血压。可以根据公式体重(公斤)/身高(米²)计算自己的体重指数(BMI),BMI 18.5为低体重,18.5≤BMI 24为正常体重,24≤BMI 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研究发现,随着BMI的增加,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16 - 1.28倍。此外,腹型肥胖也与高血压关系较为密切,通过计算腰臀比(站立位测量腰围和臀围的尺寸,均以最大处为准,然后用腰围尺寸除以臀围尺寸)可判断腹型肥胖,男性腰臀比的上限是0.85 - 0.9,女性为0.75 - 0.8,超过这个范围就属于腹型肥胖,指数越高,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越高,并且腹型肥胖还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导致血糖、血脂的异常。
饮酒方面
过量饮酒:我国饮酒人数众多,但饮酒量与血压水平显著相关,尤其是与收缩压(高压)的相关性更强。男性每日饮酒60克以上,女性每日饮酒40克以上,就属于有害饮酒,我国成人饮酒者当中有害饮酒为9.3%。研究发现,如果限制饮酒,血压下降明显。目前关于少量饮酒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证据还不充分,有些研究表明,对于少量饮酒的人来说,减少酒精摄入量,也能够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吸烟方面
吸烟:吸烟百害无一利,不仅伤肺、伤胃,还伤心、伤血管。吸烟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一种叫做“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同时,吸烟还会影响血管内皮释放“一氧化氮”这个物质,而“一氧化氮”可以使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吸烟导致舒血管物质“一氧化氮”分泌减少,也会引起血压升高。
精神状态方面
长期精神紧张: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这也是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可以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研究显示,长期精神紧张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18 - 1.55倍。这里所说的精神紧张包括焦虑、担忧、心理压力、紧张、愤怒、恐慌或恐惧等。
睡眠方面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如果在睡眠期间反复发作鼾症和呼吸暂停,伴有低氧血症,就属于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类人群中有50%会发生高血压,而且血压的升高程度和睡眠呼吸暂停的病程长短以及严重程度明显相关。经过积极治疗,手术或者佩戴呼吸机以后,呼吸睡眠暂停症状得到改善,血压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可以减少服用降压药的剂量和种类。
药物方面
部分药物影响:部分药物会引起血压升高,比如避孕药、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麻黄素、甘草、非甾体消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种情况一般是可以逆转的,在停药后,血压会逐渐恢复正常。
其他方面:经常熬夜、缺乏体力活动、血糖血脂异常,也都对血压升高有一定的影响。
三、高血压的遗传因素
血压是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也是典型的数量遗传性状。据家族研究和双胞胎研究估计,血压的遗传力(基因可解释的性状比例)为30% - 50%。从动物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家系研究等提供的大量证据提示,高血压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双亲无高血压、一方有高血压或双亲均有高血压,其子女高血压发生几率分别为3%、28%和46%,所以,遗传因素是高血压的重要易患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基因的变异和突变,或遗传缺陷与高血压发生有密切关系。例如,目前已发现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编码基因有多种变化(多态性和突变点),如高血压患者伴有血管紧张素原位点和血管紧张素II的I型受体位点的多态性。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激活钠离子通道,钠离子重吸收增加,最终导致血压升高,还有一类是激素受体异常激活。临床诊断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如找出致病基因,可以针对性治疗;有利于产前诊断和治疗;检查出有致病基因的个体,早发现,早治疗;为研究高血压基因与表型的关系提供帮助。
四、高血压与环境的关系
高血压是一种基因与基因之间以及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疾病,其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包含多个方面: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不同暴露时间及易感人群的空气污染与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了这一点。空气污染可能促发或诱导高血压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失衡,氧化应激和免疫炎症反应以及内皮功能障碍等。
气温:环境温度对血压也有影响。例如,有研究完成了对北京城区和郊区126名高血压人群和125名非高血压人群共计940次的健康测量随访,针对气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了剑桥大学开发的便携式传感器动态监测受试者气温个体暴露水平,并重复测量受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从而研究气温与高血压的关系。
噪音、周围绿地、社区社会经济地位等:这些环境因素也与高血压的发生存在联系。例如在美国全国范围内的前瞻性女性队列——护士健康研究II(Nurses’ Health Study II)中,详细调查了多种环境暴露与高血压发生之间的独立及联合关联,跟踪了107,532名最初无高血压的参与者,从1989年起,直到她们被诊断为高血压、失访、死亡或2019年6月的随访结束。为了解各类环境暴露对高血压的影响,应用了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了随着时间变化的居住地暴露情况,包括空气污染、噪音、周围绿地、温度和社区社会经济地位(nSES),并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和共同暴露。
五、高血压的病理机制
目前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同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体液因素及血流动力学等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机制仍未完全明了。
从遗传角度看:如前面提到的,某些基因的变异和突变,或遗传缺陷与高血压发生有密切关系。例如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编码基因的多态性和突变点,这些基因层面的变化可能影响血压的调节机制,导致血压升高。
从神经内分泌系统角度看:当人体处于长期精神紧张等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会释放如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引起血压升高。另外,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在血压调节中也起着关键作用。肾素可将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II具有收缩血管、促进醛固酮分泌等作用,醛固酮可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
从血流动力学角度看:如果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会影响血管的舒张功能。例如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释放的一氧化氮减少,一氧化氮是一种舒血管物质,其减少会使血管舒张功能受限,从而使血压升高。另外,血液黏稠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会影响血流的顺畅性,增加血流阻力,也会促使血压升高。
从体液因素角度看:体内的一些激素、电解质等体液因素的平衡也与血压相关。例如,钠钾平衡对血压有影响,高盐摄入会增加体内钠的含量,而钾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当钠钾平衡失调时,容易引起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