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悬钟为什么叫绝骨:悬钟称绝骨,因功能相似、经络同属且历史演变

悬钟为什么叫绝骨:悬钟称绝骨,因功能相似、经络同属且历史演变

时间:2024-09-28 10:30:33阅读:

悬钟为什么叫绝骨:悬钟称绝骨,因功能相似、经络同属且历史演变

悬钟又名绝骨的原因

悬钟被称为绝骨,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穴位的定位演变来看,早期悬钟穴的定位以脉动为标志,如《针灸甲乙经》记载“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足三阳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这种定位方式相对复杂且不易准确把握。随着时间推移,到隋唐之后其定位大多基于骨性标志,归入少阳经,与绝骨穴相混。例如《千金要方》提到“悬钟,一名绝骨,在外踝上三寸动者中,足三阳络”,这种定位的转变使得二者在名称上逐渐产生混淆,进而导致悬钟有了绝骨这一别名。

其次,从穴位的功能主治方面来看,悬钟为髓会,绝骨也是八会穴之髓会,二者在功能上有相似之处。在中医理论中,髓与骨密切相关,髓会的功能特性使得悬钟和绝骨在对一些与骨髓相关病症的治疗上有共通之处,如在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痴呆等髓海不足疾患方面,二者都可能发挥作用。这种功能上的相似性也是悬钟被称为绝骨的一个因素。

再者,从经络循行角度来看,悬钟和绝骨都属于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在人体经络系统中有着独特的循行路线和生理功能,二者同属一经,在经络气血的运行、调节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为悬钟被称为绝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悬钟被称为绝骨的中医解释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悬钟被称为绝骨有着深刻的内涵。

从穴位命名的穴义来看,悬钟穴,悬即悬挂,钟即钟铃,此穴当外踝上,是古时小儿悬挂脚铃部位,故名悬钟。而绝骨的命名可能与其所在的骨骼部位以及气血运行特点有关。从气血运行角度,足少阳胆经气血在经过此处时可能有特殊的变化,“绝”可能表示气血运行到此处的一种特殊状态,如气血的汇聚、转折或者是与其他经络气血的交接等。由于悬钟和绝骨在经络上同属足少阳胆经,且悬钟穴的位置与绝骨穴相近,在气血运行上可能存在关联,所以悬钟被称为绝骨。

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来看,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系统将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联系在一起。足少阳胆经与其他经络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悬钟和绝骨作为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它们在调节人体气血、脏腑功能等方面有着协同作用。例如,在治疗颈项强痛、胸胁胀痛、下肢痿痹等病症时,二者可能通过调节足少阳胆经的气血运行,进而影响到相关的脏腑和组织器官。这种协同作用也体现了悬钟被称为绝骨在中医理论中的合理性。

此外,从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来看,胆经属木,木与骨有着一定的相生关系。悬钟和绝骨作为胆经上的穴位,可能通过胆经与骨之间的这种联系,在调节人体骨骼、骨髓等方面发挥作用。例如在治疗一些与骨相关的病症时,如骨痿、骨痹等,二者可能通过调节胆经的气血,进而影响到骨的生理功能,这也为悬钟被称为绝骨提供了理论依据。

悬钟和绝骨名称的历史渊源

悬钟和绝骨名称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针灸学发展历程。

在早期的针灸典籍中,悬钟穴就已经被提及。如《针灸甲乙经》中对悬钟穴的定位和主治病症有明确的记载“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足三阳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此时悬钟穴主要以脉动为定位标志,并且主治与足阳明经相关的病症,如腹满、胃中有热、不嗜食等。随着针灸学的发展,到了隋唐时期,穴位的定位和名称开始出现一些变化。《千金要方》记载“悬钟,一名绝骨,在外踝上三寸动者中,足三阳络”,这表明在这个时期,悬钟已经开始有了绝骨这一别名,并且定位逐渐从以脉动为标志向以骨性标志转变。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医家对悬钟和绝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例如《针灸大成》中对悬钟(绝骨)的描述为“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寻摸尖骨者是。足三阳之大络。按之阳明络绝,乃取之”,进一步明确了悬钟(绝骨)的定位和取法。而在一些针灸学著作中,如《循经考穴编》提到“须细揣摸绝骨尖,如前三分而高寸许是阳辅,绝骨尖间筋骨缝中是悬钟,与三阴交对”,这体现了医家们对悬钟和绝骨位置关系的细致研究。

从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针灸学著作对悬钟和绝骨的记载可以看出,二者名称的渊源与针灸学的发展、穴位定位的演变以及医家们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总结密切相关。

关于悬钟称绝骨的古籍记载

古籍中有诸多关于悬钟称绝骨的记载。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其中记载“悬钟,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足三阳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这是早期对悬钟穴的定位描述,虽然没有直接表明悬钟与绝骨的关系,但为后来二者名称的混淆奠定了基础。《千金要方》明确提到“悬钟,一名绝骨,在外踝上三寸动者中,足三阳络”,这是古籍中较早将悬钟和绝骨联系起来的记载,表明在当时悬钟已经有了绝骨这一别名。

《针灸大成》中记载“悬钟(一名绝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寻摸尖骨者是。足三阳之大络。按之阳明络绝,乃取之”,进一步阐述了悬钟(绝骨)的定位和取法。《循经考穴编》提到“须细揣摸绝骨尖,如前三分而高寸许是阳辅,绝骨尖间筋骨缝中是悬钟,与三阴交对”,这一记载详细描述了悬钟与绝骨尖的位置关系,有助于准确找到悬钟穴的位置。

此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古籍也对悬钟(绝骨)的主治病症等方面有相关记载,如“治心腹胀满,胃中热,不嗜食,膝胻痛,筋挛足不收履,坐不能起”等,这些记载从侧面反映了悬钟(绝骨)在中医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性。

悬钟叫绝骨的相关学术研究

在现代学术研究中,对于悬钟叫绝骨也有诸多探讨。

从穴位定位的研究来看,有学者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和现代解剖学的研究,对悬钟(绝骨)的位置进行更精确的定位。例如,有研究认为悬钟穴应该定位于外踝上3寸,胫骨前嵴和腓骨前缘之间,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针灸临床中取穴的准确性。在临床应用方面,悬钟(绝骨)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由于其为髓会,在治疗与骨髓相关的疾病方面受到关注,如在治疗中风、老年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有研究表明针刺悬钟(绝骨)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在基础研究方面,有研究探索悬钟(绝骨)穴位的生理机制。例如,通过对穴位局部的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的研究,发现针刺悬钟(绝骨)可能通过调节局部的神经递质释放、改善血液循环等方式发挥作用。还有研究从经络传导的角度出发,探讨悬钟(绝骨)与其他穴位之间的联系,以及在经络气血运行中的作用。这些研究为深入理解悬钟(绝骨)的中医内涵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