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回来就拘留的原因
信访回来就被拘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违反了《信访条例》的相关规定,如在信访过程中存在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堵塞阻断交通、携带危险物品或管制器具、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煽动串联胁迫他人信访或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等行为。
越级上访,且其行为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一些信访人认为上访材料递得越高越好,一个区、县能解决的问题非要递到国务院信访局去。对于越级上访,按照相关规定都会转回有关责任部门。如果在越级上访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也可能导致被拘留。
信访与拘留的法律规定
关于信访与拘留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处理信访工作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公通字〔2019〕7 号),为进一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引导信访人员合法维权,切实把信访维权纳入法治化轨道,增强全民依法、逐级、有序信访的理念,依法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信访工作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处理。
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明确了公安信访工作的总则、职责范围、信访事项的提出与受理、办理、监督与责任等方面的内容,为公安机关处理信访工作提供了规范和依据。
相关信访拘留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些因信访被拘留的案例分析:
例如,在某案例中,上诉人因反映信访问题,在北京非上访地区上访,并被北京市公安局某某分局某某街派出所予以训诫,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信访条例》的相关规定,应予处罚。但被上诉人经过依法调查后,根据训诫作出的行政处罚可能存在适用法律错误的情况。
如何避免信访后被拘留
要避免信访后被拘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从诉求内容来说,要有多个支持自己诉求的证据(包括人证物证)、法律法规依据,这是最有效的。
从信访渠道来说,简单的问题通过 12345 市长热线是比较快的,但要得到很好的处理,通过网络问政是最快见效的,尽量不要走信访局通道,因为走信访局通道会根据信访条例给你在 60 天内回复,稍微复杂点还要延迟 30 天(根据信访工作条例第三十四条)。而网络问政,有许多问政平台是在受理之后就将问政信息公开在网络上让所有人都可以看的到有关部门的办件处理全过程,而不是在最终答复之后才选择性公开,这样诉求在得到公开的曝光后,其处理速度往往更快,处理效果往往也更得人心。
要遵守《信访条例》,不得有以下行为: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
做到逐级上访,逐级上访更有利于解决问题。许多上访人员认为上访材料递得越高越好,一个区、县能解决的问题非要递到国务院信访局去。其实不然,对于越级上访,按照相关规定都会转回有关责任部门。这样反而影响了上访效率。所说的逐级上访的好处在于,在向最初级部门反映问题后,如果认为该部门没有很好地解决问题,或是该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有什么工作问题,可以再向上一级部门反映时,将下一信访部门的问题一并反映,上一级部门也会直接处理。依次进行下去,就会大大提高信访效率。
信访拘留的合法程序
信访拘留需要遵循合法程序:
只有违反《信访条例》的行为才能被认定为“违法”,也才有处罚的事实依据。在信访过程中,只有违反《信访条例》第十八条、第二十条规定的行为,才能依据《信访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因此,要确认“违法”就应当明确行为人实施的具体行为属于法律禁止的行为。法院只有在对存在违反《信访条例》第十八条、第二十条规定,应受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事实查明的基础上才能作出裁判。
《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关于治安管理管辖权的规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信访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条、《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九条都明确规定了行政(治安)处罚管辖权。因此,查明并确认违法行为发生地,对确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治安管理行政管辖权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并对最终确认行政机关是否行政违法有重要的法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