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原因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它的致病原因是多方面的。
细菌特性与定植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革兰阴性微量需氧菌。其鞭毛可帮助它穿过胃内黏液层移向胃黏膜,并且它所分泌的粘附素能使其紧贴于上皮细胞,从而实现在胃黏膜表面的定植。例如,就像植物的根系扎根于土壤一样,幽门螺杆菌凭借这些特性在胃黏膜上“扎根”,为后续对胃黏膜的损害奠定基础。
幽门螺杆菌还能释放尿素酶,该酶分解尿素产生NH₃,从而保持细菌周围的中性环境,这有利于它在酸性的胃环境中生存,但同时也对胃黏膜产生不良影响。
毒素分泌与细胞损害
在产生氨的同时,幽门螺杆菌会分泌空泡毒素A(VacA)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引起细胞损害。比如,空泡毒素A可能会破坏胃黏膜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细胞出现空泡化等病变,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其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蛋白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当CagA蛋白进入上皮细胞内,会通过与Grb2蛋白结合,激活Ras、MEK及ERK信号通路,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加快、细胞运动增加、细胞形态改变,这是促使胃黏膜上皮细胞癌变的重要原因。
炎症反应与免疫反应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引发炎性反应,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γ等,这些细胞因子均参与了幽门螺杆菌的致病过程,主要包括慢性活动性胃炎、溃疡等胃癌相关性胃疾病。
菌体胞壁可作为抗原诱导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在清除细菌的同时,也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胃黏膜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例如,免疫细胞在攻击幽门螺杆菌时,可能会释放一些炎性介质,这些炎性介质会对周围的胃黏膜细胞产生刺激和损害。
对胃生理功能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会使胃黏膜的疏水性下降,还会直接破坏上皮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形成氧自由基等,引发胃黏膜局部炎症反应,使胃酸分泌过多,破坏正常的胃黏膜屏障,从而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
它还会造成胃泌素和生长抑制的分泌紊乱,影响胃的正常生理功能,进一步加重胃部疾病的发生风险。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途径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传播,具体如下:
口 - 口传播
共餐:这是常见的感染途径。在家庭聚餐或外出就餐时,如果不使用公筷,已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的唾液会污染食物,其他进食的人也就容易被感染。例如,在中国传统的合餐制饮食文化下,大家共同夹取菜品,增加了幽门螺杆菌通过唾液传播的机会。据统计,在一些家庭聚集性感染的案例中,很大比例是由于共餐时的口 - 口传播导致的。
接吻:与感染者深度接吻也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播。虽然对于成年人之间这种传播的风险存在一定争议,但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这种传播方式的风险相对较高。比如,父母亲吻孩子时,如果父母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可能将菌传染给孩子。
嚼碎食物喂食:大人将食物嚼碎后喂给小孩,这是非常容易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小孩的行为。因为大人的口腔中若存在幽门螺杆菌,嚼碎食物的过程中细菌会混入食物,然后直接进入小孩的口腔进而感染胃部,这种方式在一些卫生意识较差的家庭中较为常见,也是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重要途径。
粪 - 口传播
如果感染者的粪便污染了水源或者食物,健康人接触后没有注意卫生,就可能被感染。例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使用未经处理的粪便作为肥料浇灌蔬菜,如果蔬菜没有清洗干净就被食用,就可能摄入幽门螺杆菌。另外,如厕后不洗手,手上沾染了含有幽门螺杆菌的粪便,再接触食物或口腔,也会导致感染。
哪些因素易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
年龄因素
儿童易感性:儿童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幽门螺杆菌的抵抗力较弱。例如,在家庭环境中,儿童更容易受到来自家庭成员的感染,尤其是母亲感染幽门螺杆菌时,其所照护的孩子感染率明显升高。而且儿童之间也容易相互传播,如哥哥姐姐传染给弟弟妹妹的情况较为常见。
成年人相对抵抗力:成年人对幽门螺杆菌已经有一定的抵抗力,不容易被感染。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成年人不会感染,当成年人的身体免疫力下降时,如长期处于压力、疲劳状态或者患有其他疾病时,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例如,一些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的成年人,其身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几率。
生活习惯因素
饮食卫生:经常吃路边摊、外卖等卫生条件难以保证的食物,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较高。路边摊的餐具可能没有经过严格消毒,食物的制作过程也可能存在卫生隐患;外卖食物如果在配送过程中受到污染,或者制作商家的卫生标准不达标,都可能携带幽门螺杆菌。例如,一些小作坊式的外卖商家,厨房环境脏乱差,食材处理不规范,容易使食物被幽门螺杆菌污染,食用后就可能感染。
共餐习惯:如前面提到的,不使用公筷的共餐方式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在中国,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等场合大多采用共餐制,大家在一个盘子里夹菜,这使得唾液中的幽门螺杆菌有机会在人群中传播。而在一些分餐制的国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相对较低。
个人卫生习惯:不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不洗手,会增加感染风险。例如,在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后,如果不洗手就直接拿食物吃或者触摸口腔,手上可能携带的幽门螺杆菌就会进入体内。另外,不勤换牙刷也可能导致感染,因为牙刷上可能残留含有幽门螺杆菌的唾液,长时间不更换牙刷,细菌就可能再次进入口腔进而感染胃部。
家庭与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聚集性:家庭内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家庭中有成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他家庭成员感染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密切的接触,如共用餐具、互相夹菜、共用生活用品等行为导致的。例如,一项调查发现,共同生活5年以上的夫妻群体中,约有25%的夫妻均未感染,50%的夫妻仅其中一方感染,而有25%的夫妻均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体现了家庭内部传播的特点。
社会经济水平:发展中国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多于发达国家;农村多于城市。这可能与社会经济水平相关,发展中国家或农村地区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也相对薄弱,例如水源可能受到污染、居住环境拥挤等,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人群。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往往更注重健康知识的学习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对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幽门螺杆菌的发病机制
定植与生存机制
幽门螺杆菌凭借其多鞭毛的结构穿过胃黏液层到达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然后通过分泌粘附素牢固地粘附在细胞上,这是它在胃内定植的关键步骤。就像一艘带有锚的船停靠在岸边一样,粘附素使幽门螺杆菌紧紧“停靠”在胃黏膜细胞上,避免被胃的蠕动和排空作用清除。同时,它释放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在细菌周围形成一个相对中性的微环境,中和胃酸,使其能够在酸性很强的胃环境中生存下来。例如,在胃内pH值较低的情况下,幽门螺杆菌周围由于氨的存在,局部pH值升高,为其生存和繁殖创造了条件。
毒素与炎症反应机制
幽门螺杆菌分泌的空泡毒素A(VacA)可引起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空泡化,破坏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蛋白则是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当它被幽门螺杆菌注入胃黏膜上皮细胞后,会引发一系列的细胞内信号传导变化。例如,CagA蛋白与细胞内的Grb2蛋白结合,激活Ras - MEK - ERK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增殖加快、细胞运动性增加和细胞形态改变,这些变化会促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癌变。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 1β、白细胞介素 - 8等,这些细胞因子会吸引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聚集到感染部位,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不断损害胃黏膜组织,最终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发生。
免疫反应与致病机制
幽门螺杆菌的菌体胞壁成分作为抗原可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引发免疫反应。在免疫反应过程中,一方面,机体的免疫细胞会试图清除幽门螺杆菌;另一方面,免疫反应也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例如,免疫细胞释放的炎性介质可能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黏膜更容易受到胃酸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蚀。而且,长期的免疫反应还可能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状态持续存在,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同时,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影响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基因表达,如促进P53基因突变,降低RECK基因的表达等,这些基因表达的改变也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切断传播途径方面
注意饮食卫生
选择卫生的就餐场所:尽量少去不卫生的地方用餐,特别是路边摊。路边摊的餐具消毒情况往往难以保证,食物来源和制作过程的卫生监管可能存在漏洞。而正规的餐厅通常有更严格的卫生标准,餐具经过高温消毒,食材的采购和处理也更规范,能够降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
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水:不喝生水,要饮用经过煮沸或消毒处理的水。生水可能被含有幽门螺杆菌的粪便或其他污染物污染,饮用后容易感染。对于食物,要确保其清洗干净并且煮熟,尤其是蔬菜水果要彻底清洗,肉类要煮熟煮透。例如,一些未清洗干净的蔬菜水果表面可能残留有被污染的泥土或其他污染物,其中可能含有幽门螺杆菌,食用后会导致感染。
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家庭聚餐或外出就餐时,不使用公筷的话,已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的唾液会污染食物,其他人进食后就易被感染。采用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公勺可以有效避免唾液中的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传播。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分餐制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如公交车扶手、电梯按钮等,手上可能沾染各种细菌,其中就可能包括幽门螺杆菌。洗手时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仔细清洗双手的各个部位,包括手心、手背、手指间和指甲缝等,确保彻底清洁,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手上携带的细菌,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口对口喂食:大人不要将食物嚼碎后喂给小孩,这种行为很容易将大人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小孩。同时,也要避免亲吻小孩的嘴巴,减少唾液传播细菌的可能性。
定期更换牙刷:口腔中可能存在幽门螺杆菌,牙刷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残留含有细菌的唾液,如果长时间不更换,细菌会在牙刷上滋生繁殖,再次刷牙时就可能重新进入口腔进而感染胃部。建议每3 - 4个月更换一次牙刷,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保护易感人群方面
增强自身免疫力: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例如,每天保证7 - 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恢复和免疫系统的稳定。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对幽门螺杆菌的抵抗力。此外,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高盐、高脂肪的食物,也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免疫功能正常。
特殊人群的预防:对于儿童这个易感人群,要特别注意保护。如果家庭中有成年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在治疗期间尽量避免与儿童有过于亲密的接触,如亲吻、共用餐具等。同时,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虽然目前不建议对14岁以下儿童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和治疗,但如果儿童出现了相关症状,如腹痛、消化不良等,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进行检查和治疗。
管理传染源方面
及时治疗感染者:如果发现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四联疗法,即同时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PPI)、两种抗生素以及铋剂,共计四种药物,每日2次,连服10 - 14日。通过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仅可以减少自己患胃部疾病的风险,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还可以防止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家人和周围的人。例如,在家庭中,如果有成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他家庭成员感染的风险会增加,及时治疗感染者可以打破这种传播链,保护家庭其他成员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