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帝皇时代,曾在位的皇帝数量众多,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多个年号。若遇国家分裂,多个政权并存时期,每个政权也都会有自己的年号。
如此复杂的时期,若是没有一个共同的纪年标准,是无法弄清楚真实年代的,于是我国古代诞生了一项完整有序记录历史时间的伟大发明——干支纪年法和干支纪日法。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用十干和十二支相配对,可以循环得出六十个干支名称。
干支的配对都是单对单,双对双的,比如甲乙丙丁中,甲丙是单数,乙丁是双数。子丑寅卯中,子寅是单数,丑卯是双数,那么甲对应的就是子、寅,称为甲子、甲寅。乙对应的就是丑、卯,称为乙丑、乙卯。以此类推,可以得出剩下的56个。
干支纪日的出现是因为古代历法使用的是阴历,一年中的月份,每月的天数,不像现在的阳历一样规律、简单、统一,用年月日来表示历史上的日期,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当时的年月,所以就形成了以60为周期的干支序数。
直到20世纪20、30年代,陈垣著的《二十史朔闰表》出版,“朔”指的是每年的农历初一,书中给出了自汉高祖元年以来,两千多年的每月朔日的干支名。可以让学者在对照古代日期时避免出错,故而成为了研究历史时必不可少的日期推演工具。
比如二月乙丑在今天是几号?据《朔闰表》17页记载其朔日为甲寅。天干地支对照表中可以看到甲寅为51,乙丑为2。
接下来我们用公式演算:日数=所求日干支序数-,即-=12,得出二月乙丑为二月十二日。
干支纪年法的使用比干支纪日要晚许多,萌芽于西汉初期,使用于西汉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
干支纪年法和干支纪日一样,用的是60个天干地支的组合,每一年按照顺序取一个干支名称,循环使用。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为换年时期,这样就不会因为王朝更迭,年号变换,失掉真实年份。
由于在干支表中甲子是第一个,所以人们常用一甲子来形容60年。直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从有阴历的台历上看到用干支纪年标注的名称,比如2020年,就是庚子年。
在《二十史朔闺表》的上栏列有各年的干支名号,如果知道了年号和其干支,就可以从表中查出其年份。
例如《元史·太祖本纪》中的:“岁乙丑,帝征西夏。元年丙寅,帝大会诸王群臣……”从《二十史朔闰表》142页,可查出乙丑是公元1205年。丙寅是公元1206年。
在中国近代史中,但凡大事件,用的也都是干支纪年,如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11年的“辛亥革命”等。
古人对大自然和动物的崇拜,诞生了十二生肖。据东汉王充的《论衡》记载,先秦时期就有相对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
十二生肖也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生年也可以用与干支纪年相同的方式来表达。
校对:凛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