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东巡至碣石,派燕人卢生,在如今的海港区东山公园处入海求仙,并驻跸于此。命大臣李斯刻‘竭石门辞’”。秦皇岛一名,由此而来。
据说,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四海一统,权力欲得到空前满足,愈加激发他心中存续很久的求仙长生不老愿望,于是派徐福等人入海求仙。但传说后来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一去不归,给秦始皇很大打击,于是他亲自率领众人迢迢千里入海求仙。他曾先后五次出巡,其中公元前215年第三次东巡到碣石,也就是今日的秦皇岛求仙入海处。
年秦始皇求仙时的场面很是壮观。一队蜿蜒百里的铜马车,黄灿灿的直耀人眼,浩浩荡荡的一群群臣子部下,还有众多面露微笑面容姣好的童男童女跟随左右。此次有幸陪同秦始皇入海求仙的卢生,是一位能与徐福齐名的仙士。据史料记载,卢生是秦朝的一个方士,先是帮秦始皇出谋划策,参政议政,后见秦始皇迷恋于求仙求道、长生不老,就专门多次出访海外仙山,以求长生不死之药。
生从海外回一本《录图书》,称这是一本谶书。谶书是古代预测将来要发生事的书。书上说:“灭秦者,胡也”。秦始皇一看,认为对秦国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北方的胡人,于是下令命大将蒙恬带领33万大军北击匈奴,因地形,筑长城。
所以在秦皇岛地界内,至今还有很多完整的古长城。
相传,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第三次东巡至碣石一带拜海求仙。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后人在当年派方士求仙出海之地(秦皇岛东山海岸)立“秦皇求仙入海处”赑屃石碑,秦皇岛由此而得名;后来,支离破碎沉入海底的8块石碑残片被捞出——向世人揭示秦皇岛因秦始皇而得名的历史佐证。
正端从清代宋荦《秦皇岛望海歌》中了解到,在东山南山头处,曾立过一块秦代记载秦始皇派人于此入海求仙的石碑,后坠于大海;明成化年间,后人在东山海边石崖复制一块“秦皇求仙入海处”赑屃石碑,但在文革期间被人砸毁并推入海中不知所踪。后经过调查,握了明代石碑被毁的确切时间及地点。1988年海滩上发现了明代赑屃石碑的碑座。
1989年1月21日,陆续发现的8块石碑残片全部被打捞上岸。1989年3月24日,中国秦文化学会和中国秦文化研究所专家考察认定,这些石碑残片确为明代“秦皇求仙入海处”赑屃石碑残片,这是迄今秦皇岛这一地名由来唯一的实物证据。随后,专家还在东山公园内发现了秦代瓦当等大量秦代文物,为“秦皇求仙入海处”古遗址的存在提供了有力证据,更为传说中秦皇岛因秦始皇亲临于此而得名提供了确凿依据。
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当年对近20公顷的秦皇求仙遗迹进行了规划设计,并由海港区筹措资金,投资1500万元建起了“秦皇求仙入海处”景区。
如今,秦皇求仙入海处已随秦始皇求仙的千古传说而蜚声海内外,每年端午节的望海大会也成为秦市一项重大经贸旅游盛会。8块古碑残片也作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在景区“求仙殿”内陈列保存,默默地向八方游客展示着秦皇求仙的不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