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最有名的大诗人之一,以75岁高龄寿终正寝。这在唐代诗人中,也算是高寿了。可是当代著名历史学者艾公子却评价他:44岁已死,75岁才埋。
言外之意,白居易在44岁那年丧失了所有的理想信念,之后的他,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白居易44岁那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公元772年,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中小官僚家庭。他的母亲和父亲差了近30岁,谈不上什么举案齐眉,加上父亲一直在外为官,母亲便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培养和教育白居易上面。
白居易十分聪明,他3岁识字,5岁能诵诗文,十来岁已经写得一首好诗。著名唐诗“离离原上草,一寸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白居易在16岁那年写出来的。
同李白、杜甫等仕途不如意的大诗人不同,白居易在科考路上也是一路开挂,28岁时,他已经考中了无数读书人一辈子都考不中的进士,光耀门楣了。
在外人看来,白居易如此厉害,一定顺风顺水,殊不知他的成功,蕴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
无论年少时还是长大后,母亲一直对白居易严加管束。他读书、撰文、写诗、作赋,到了日夜不息的地步。
因为太过用功,白居易年纪轻轻便牙齿松动、头发衰白,眼睛近视,形容枯槁,让人心疼无比。
“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赤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又自悲。”——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书信原稿
有句话叫“所有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从小经受的磨难没有击垮白居易,却让他拥有了匡扶社稷、救济苍生的宏伟志愿。
步入仕途后,白居易写出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句。比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达了对卖炭翁的同情。比如“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表达了对百姓承受沉重赋税徭役的不满。
他反对无病呻吟,反对矫揉造作,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建议文人们担负起造福社会的使命,提升自己的格局与视野。
他还频繁上书,提醒唐宪宗要查处那些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还给百姓一片朗朗晴空。激动的时候,他连皇帝本人都敢批评。
在一言堂的封建社会,白居易这样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少不了要吃尽苦头,只是因为有皇帝的器重和著名诗人的身份,所有的危险和算计都被他选择性忽视了罢了。
公元815年,长安城中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惨案:宰相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遇刺身亡,御史中丞裴度也被击伤。
消息一传出去,顿时朝野沸腾,人心惶惶。白居易第一个站出来,要求务必要追查到底,严惩凶手。
表面看起来,白居易的做法没有问题。殊不知宰相遇刺的真相另有玄机。当时藩镇节度使权力极大,武元衡被召回长安,本就肩负着削藩的使命。武元衡的遇刺绝非私仇,而是藩镇与朝廷的暗中较量所致。
惨案发生后,朝中大臣统一保持了沉默,一是担心步武元衡后尘,被藩镇势力清算,二是这些年多多少少接受了各方节度使不少好处,根本就没有立场去和藩镇对抗。
白居易的勇敢发声,让这些大臣们瞬间找到了台阶,他们纷纷攻击起白居易,说他越级奏事,说他守孝期间写诗,说他品质极差。
就这样,曾被人众星捧月般对待的白居易,被贬为了江州司马。
为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勇敢发声,却遭受了如此不公正的对待,白居易愤懑无比,恨不得与那些诬陷自己的人同归于尽。
但他终究还是理智而冷静的,在江州的日子里,白居易反思了自己这些年的一言一行,逐渐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这些年来,他通过谏章、廷议,以及撰写大量的政治讽谕诗的方式来干预时政,这样的做法,让他几乎把权贵朝臣都得罪光了。
而他用满腔热血去守护的大唐王朝,在经过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早已陷入宦官专权、大臣内斗、皇帝不理政事的混乱状态,仅凭一己之力,怎么可能挽大厦于将倾呢?
改变不了现实,那就只能改变自己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白居易在庐山盖了一间草堂,面对着潺潺溪流,松树竹林,开始养鱼、种花、喝茶、品茗、学佛、写诗。
他用“月离于毕合滂沱,有时不雨谁能测”的诗句来抒发自己的心声,天意难测,何必纠结?
50岁后,白居易重新得到启用,被任命为杭州刺史。他在杭州如画的山水中继续游园赋诗,纵情山水。他还养了一对白鹤,与鹤为伴。
与此同时,他并没有完全躺平,为了治理水患,蓄水灌田,他清理了河道,修筑了“白堤”,虽不能匡扶天下,起码为当地百姓谋了福利。
后来,白居易又被调回长安担任要职。但是他反应平淡,毫不留恋权势地位,果断辞去了刑部侍郎这个炙手可热的位置,请求到东都洛阳去做一个没有实权的养老官。
在洛阳,白居易继续享受着人生,写出了“我心与事两相忘,时事虽闻如不闻”的诗句,似乎自己已经与前尘旧事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公元835年,甘露之变爆发,唐文宗被软禁,朝廷的主要官员受到牵连被杀,朝廷的军政大权被宦官集团牢牢掌控。远在洛阳的白居易,躲过了这次浩劫,得以安享晚年。
有人说,江州之贬,是白居易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的分界线。
知名历史学者艾公子更是发文表达了对白居易的惋惜,他说江州之贬后,白居易在政治上几乎自暴自弃,不像早年那么勇于任事,敢于直言,一个奋进有为的中青年干部,怎么就慢慢变成了一个闲适无为的老干部?这相当于“44岁已死,75岁才埋。”
很欣赏艾公子的正气与豪情,但我却觉得,白居易的做法,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与李白晚年不幸卷入政治旋涡,杜甫一生穷困潦倒相比,白居易虽然在人生的后30年被很多人诟病“明哲保身”,却活出了有钱有闲的潇洒模样,以75岁的高龄寿终正寝,这对于他的家人朋友来说,显然是最好的结局。
向现实妥协,有时候并非懦弱,也并不意味着放弃抵抗,而是一种生存策略,一种更为高效的生活方式。它意味着在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时,能够将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那些我们能够掌控的事物上。
相较于头破血流仍然往石头上撞,磨平棱角与现实和解,或许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