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名字的由来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他的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屈原本名平,官拜左徒,为楚王近臣。古代长辈为三个月大婴儿取名,屈原的名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确定的。据相关记载,如“屈原(约前343年-约前278年6月6日),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今湖北秭归),自称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名平,官拜左徒,为楚王近臣。” 以及“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一作嬭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等等。
屈平与屈原称呼差异的原因
在不同的文献中,对屈原的称呼有时是“屈平”,有时是“屈原”。《古文观止》的篇名是《屈原列传》,而《史记》的篇名是《屈原贾生列传》,把屈原和贾谊合在一起作传了。《屈原列传》开篇第一句就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汤炳正先生在梳理《屈原列传》时发现今本的文字中“屈平”“屈原”称呼有混用的现象。汤老认为,刘安的《离骚传》原文皆称“屈平”,史迁的《屈原列传》原本则皆称“屈原”。在史书上时人多称他为屈平,古代人的字多是亲近的人称呼,也多是只称字。如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相关内容可参考、、。
古代人物姓名的文化内涵
起名是中国古代姓氏文化的一部分。姓氏,是姓与氏的合称。在上古三代以前,姓氏文化就已出现。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大多数孩子的出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母亲成为确认亲属关系的关键,故“姓”字从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部落首领,其姓氏正多从女字旁,如神农姜姓,黄帝姬姓,虞舜姚姓,夏禹姒姓。姓是区别血缘的,是宗族的身份标识。随着人口不断繁衍,一个宗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分解,于是由“姓”衍生出分支“氏”。氏是姓的支系,是源于同一始祖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庶子的分支标记。氏的命名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以受封的国名或地名为氏,以职官为氏,以居住地为氏等等。姓永远不变,而氏是可变的。中国姓名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应该是一种身份标识。姓名在社会交往、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古今,中国人对于起名都非常慎重。随着文明程度的提升,姓名也开始表现出了新的社会意义与文化内涵,比如西周时期的姓名具有鲜明的宗法伦理、礼仪道德等特征。秦统一中国之后,姓与氏逐渐合二为一。相关内容可参考、、、、、。
屈原所处时代的命名规则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关于屈原所处时代的具体情况,可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进行探讨。但目前针对屈原所处时代具体的命名规则,尚未有明确且详细的权威记载和研究。不过,从屈原的名字可以看出,当时的姓氏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体系和规范。
关于屈原姓名的研究文献
关于屈原及其作品,古今学者作了许多研究。如董洪利的研究综述,主要集中在屈原的生年、卒年和被放逐的次数、年代等几个方面。2014年,学界关于屈原及楚辞的研究继续推进,研究大体可分为屈原生平事迹研究、楚辞作品研究、屈原及楚辞影响研究、楚辞学史研究、宋玉研究、楚辞传播以及与楚辞相关的交叉学科等。2015年的研究成果涉及屈原生平事迹与思想研究、楚辞文献及楚辞学史诸问题研究、楚辞外译及多学科视角下楚辞研究、宋玉研究等多个方面。近三十年来,屈原及楚辞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入。相关研究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