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形成的原因:
结石的形成并非由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尿液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是结石形成的基本原因。这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液中钙盐、尿酸、草酸、胱氨酸等成分增多,使其浓度超过溶解度,从尿液中析出形成结晶、结石。例如,钙的代谢异常是引起含钙肾结石的重要因素,像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 D 摄入过量等都可能导致尿钙增高。此外,正常人体内存在多种抑制结石形成的物质,如枸橼酸、镁等,当这些抑制成分减少时,也会促进结石形成。尿路梗阻和排尿不畅时,尿液内形成的小晶体容易附着在尿路上皮细胞成为结石核心,当并发尿路感染时,细菌脓块和坏死细胞也可成为结石核心,促发晶体析出并在其表面沉积包绕而形成结石。长期大量摄入高蛋白、高钠、高糖食物可引起尿钙、尿尿酸排泄增多而枸橼酸含量减少,促进结石形成。饮水过少可导致尿液浓缩,使各种形成结石的成分过饱和,诱发结石形成。同时,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等因素也会对结石的形成产生影响。
常见结石类型与成因:
肾结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其形成原因各有不同。草酸钙结石是最常见的类型,由尿液中高浓度的钙和草酸盐结合在一起形成晶体。磷酸钙结石通常在尿液 pH 值高呈碱性时形成,这可能是由于代谢紊乱或药物改变了尿液 pH 值。胱氨酸结石是由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胱氨酸尿引起的,会导致胱氨酸过量产生并渗漏到尿液中,引起复发性结石。鸟粪石结石主要与尿路感染有关,尿路感染后产生的氨可使尿液 pH 值升高,并引起由镁、铵和磷酸盐组成的鸟粪石晶体的形成。此外,尿酸结石可能因慢性腹泻或吸收不良而失水过多、高蛋白饮食以及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患者形成。
生活习惯对结石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增加患结石的风险。饮食方面,饮食肥厚、高蛋白饮食、摄入过多动物内脏、经常喝饮料、摄入过多海产品的患者结石发生率高,而高钙饮食、经常食用水果及豆制品的患者结石发生率低。过多地食用含有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豆类、茶叶、葡萄等,容易造成草酸钙结石。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多时,也容易形成草酸钙结石和磷酸钙结石。另外,汽水类的软性饮料含有较高的糖分和热量,容易加速体内的水分流失,加重肾脏负担。同时,饮水习惯也很重要,饮水过少使尿量减少,易致尿液浓缩、尿液浑浊和尿盐沉淀增加、尿盐结晶形成增多等,促使结石形成。而科学饮水,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以保证夜间有足够尿量,尤其是体力工作者或高温作业的人更要喝更多的水,而不是在等到感觉口渴时再饮水。此外,长时间不活动可增加尿中晶体成分的沉淀机会而形成结石,适当增加运动有助于预防结石。
遗传因素与结石的关系:
肾结石疾病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据估计,男性双胞胎中肾结石的遗传性为 56 - 57%,女性双胞胎首次数据表明遗传性显著降低,为 46%,这可能是肾结石总体发病率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而且,多达 2/3 的高钙性结石成因患者有肾结石亲属。在不同人群中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确定了多个相关的共同变异,其中一些风险等位基因与已鉴定的单基因疾病共享其位点,提供了晶体病中多基因和单基因遗传之间的联系。此外,有不少人分享了家族中多人患结石的情况,如有人的外公因胆结石严重切除胆囊,其母亲高中时就受胆结石困扰;还有一家人全都有结石的情况。
环境因素导致结石的可能性:
气象因素和环境空气污染可能与尿石症有关。尿石症与平均温度、昼夜温度范围、日照时长、颗粒物(PM)≤2.5 μm 和一氧化碳(CO)水平显著相关。输尿管结石的发生率与平均温度、PM≤2.5 μm 水平和 CO 水平呈正相关,肾结石的发生率也与 PM≤2.5 μm 和 CO 水平呈正相关。此外,所处环境温度较高,长期接触重金属元素,水质较差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增加患结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