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骨刺的原因
骨刺,学术名词为骨疣,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与关节的长期磨损、退化以及身体的自我修复机制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骨骼、关节软骨、肌肉、韧带等组织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例如,关节软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失去水分与弹性,致使骨骼出现退化性改变。这种磨损会改变关节的正常受力情况,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身体会启动自我修复机制,通过骨质增生的方式来增加骨骼的表面积,减少骨骼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从而使脊柱或关节更加稳定,这就促使了骨刺的生长。
另外,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骨刺的形成。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这是一种关节软骨磨损、破坏,进而引起骨头本身修补、硬化与增生的关节炎类型。当关节受到炎症的侵袭时,关节软骨的损伤会加速,身体为了修复受损的关节结构,会促使骨质增生,形成骨刺。
此外,长期的不良姿势、过度劳累等因素也会对关节造成慢性损伤,增加骨刺形成的风险。例如,长期久坐、久站,或者从事需要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的工作(如办公室职员、流水线工人等),以及一些特殊职业(如运动员、搬运工等),由于关节长时间处于受力不均或过度受力的状态,容易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和肌肉、韧带劳损,从而引发骨刺。
二、长骨刺的形成机制
骨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关节软骨、骨膜、肌肉、韧带等多个组织的相互作用。
首先,关节软骨的磨损是骨刺形成的起始因素。关节软骨在正常情况下起到缓冲和减少摩擦的作用,当由于年龄增长、过度使用或疾病等原因导致软骨磨损时,关节表面的摩擦力增大,关节的受力分布发生改变。这会刺激骨膜,骨膜是覆盖在骨表面的一层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细胞,对骨骼的生长和修复起着重要作用。
受到刺激的骨膜会促使成骨细胞活跃起来。成骨细胞是一种负责骨形成的细胞,它会在骨膜下开始合成新的骨质。这些新生成的骨质逐渐堆积,就形成了骨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的力学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例如,当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力量减弱时,关节的稳定性变差,骨骼为了适应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会在受力较大的部位生长出骨刺,以增加关节的支撑面积和稳定性。
另外,从微观层面来看,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也参与了骨刺的形成过程。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在关节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中被释放出来,它们可以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负责骨吸收的细胞)的活性,影响骨质的代谢和重塑。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调节失衡会导致骨质过度增生,形成骨刺。
三、导致长骨刺的因素
(一)年龄因素
年龄是长骨刺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都会逐渐衰退,骨骼系统也不例外。一般来说,45 - 65岁的中老年人,X光片检查大约20%会出现骨质增生(骨刺)的表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X光片检查大约80%会出现骨质增生的表现。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的水分逐渐流失,弹性降低,容易发生磨损,同时骨骼中的钙质流失,骨密度降低,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下降,这些变化使得关节更容易受到损伤,从而促使骨刺的形成。
(二)职业因素
某些职业因素会增加长骨刺的风险。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如搬运工、建筑工人等,他们的关节长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冲击力,关节软骨和骨骼容易受到损伤,进而引发骨刺。另外,需要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的职业,如教师、办公室职员等,由于关节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肌肉疲劳,关节稳定性下降,也容易导致骨刺的形成。还有一些职业需要反复进行某个关节的特定动作,如运动员(特别是一些对关节冲击力较大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运动员)、手工艺人等,这些关节的过度使用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增加骨刺的发生率。
(三)生活习惯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长骨刺的因素之一。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弯腰驼背、低头玩手机、跷二郎腿等,会使身体的重心偏移,导致关节受力不均,增加关节的负担,从而促使骨刺的生长。缺乏运动或者过度运动也会对关节产生不良影响。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薄弱,关节的稳定性差,容易受到损伤;而过度运动(尤其是高强度、高冲击力的运动)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刺激骨膜增生,引发骨刺。此外,肥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过重的体重会增加关节的负荷,特别是膝关节、髋关节等承重关节,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导致关节周围的骨质增生,形成骨刺。
(四)疾病因素
一些疾病会增加长骨刺的风险。除了前面提到的骨关节炎外,类风湿关节炎也会影响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引起关节滑膜的炎症,破坏关节软骨和骨组织,身体在修复受损关节的过程中可能会形成骨刺。另外,关节损伤(如骨折、脱位等)如果治疗不当,例如骨折复位不完全,造成关节软骨面不平整,会导致关节受力不均,长期下来也容易引发骨刺。
(五)营养因素
营养不均衡也可能与骨刺的形成有关。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如果身体长期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骨骼的强度降低。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身体可能会通过骨质增生的方式来增加骨骼的稳定性,从而形成骨刺。同时,缺乏维生素D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间接增加骨刺的发生风险。
四、长骨刺的预防方法
(一)保持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着还是行走,都应保持良好的姿势。站立时,双膝关节微屈,臀大肌轻度收缩,自然收缩腹肌,腰椎轻度变直,减少腰骶角,增加脊柱支撑力,这样可以预防腰椎间盘的损伤,减少腰部骨刺的形成风险。坐着时,应选择可调式靠背椅,使腰部有所依靠,减轻腰部负担,连续坐位姿势超过1小时者,应起立活动一下腰部,防止腰部的肌肉劳损、小关节移位和椎间盘损伤。行走时,要抬头挺胸,避免弯腰驼背,减少颈椎和脊柱的压力。
(二)适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对于预防骨刺非常重要。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度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骨质增生。例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对关节的冲击力较小,既能锻炼关节周围的肌肉,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又不会过度磨损关节软骨。但是要避免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因为过度运动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髂上受力不均,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三)控制体重
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骨质增生。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人,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预防脊柱和关节的骨质增生。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控制体重,如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同时结合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四)避免关节损伤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保护关节,避免关节受到损伤。例如,在进行体力劳动或运动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方法,避免过度用力或突然扭转关节。如果发生关节损伤,如骨折、脱位等,应及时就医,进行正确的治疗,确保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得到恢复,避免因治疗不当而引发骨刺。
(五)补充营养
合理的营养摄入有助于预防骨刺的形成。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补钙可以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从而间接预防骨刺的形成。可以通过饮食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海产品、坚果等。同时,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也应注意补充,可以通过适当晒太阳(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合成维生素D)或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等)来满足身体的需求。此外,氨糖是关节软骨的组成基质,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关节软骨,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关节恢复稳定了,就可以减少新的骨刺长出来,也可以适当补充。
(六)穿合适的鞋子
选择合适的鞋子对于预防足部骨刺非常重要。应选择橡皮底的鞋子,这种鞋子具有较好的缓冲性,对足部较好(胜过皮制的)。如果有足跟骨刺的情况,可在脚跟处加护垫,以减轻疼痛。避免穿高跟鞋或鞋底过硬的鞋子,因为这些鞋子会改变足部的正常受力分布,增加足跟和前脚掌的压力,容易导致骨刺的形成。
五、长骨刺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1)适当运动
长了骨刺,并不是说就不能动了。相反,适当运动可以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增加关节稳定性。可以选择散步、骑车、游泳等对膝关节负荷少的运动方式。这些运动能够在不加重关节负担的情况下,锻炼关节周围的肌肉,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减轻骨刺对关节功能的影响。
(2)注意休息
当活动后出现疼痛时要注意休息,疼痛也是人体保护关节的一种信号。所以引起疼痛的动作要少做一些。比如蹲厕疼痛就改坐便,爬山、爬楼梯多了疼痛就不要爬山、少爬楼梯。通过休息,可以减少关节的进一步损伤,缓解疼痛症状。
(3)减体重
体重过大会加速关节磨损,尤其是膝关节的磨损,适当减少体重可以减轻膝关节所受的压力,减缓关节磨损,抑制骨刺生成。减轻体重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4)注意保暖
骨关节对于寒冷潮湿比较敏感,很多老人一遇到寒冷潮湿,就会感觉到关节部位的疼痛。穿得暖和,对保护关节很有好处。保暖可以促进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反应。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这类药物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包括局部药物和全身药物。
局部外用药:各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凝胶贴膏、膏剂、贴剂等,比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扶他林软膏等。其胃肠道不良反应轻微,但应当注意局部皮肤的不良反应。
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服用前应参阅药物说明书,医生评估服用此类药物的风险后,选择性用药。
(2)关节腔注射药物
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骨关节功能,但关节腔注射要医生在严格无菌状态下操作,否则容易造成关节腔感染。
糖皮质激素:短期缓解疼痛效果显著,但多次应用会对关节软骨产生不良影响,每年应用最多不超过2 - 3次。
玻璃酸钠:可能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建议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应用。
(三)手术治疗
单纯骨刺并不需要手术治疗,如出现疼痛症状重,关节活动受限明显,或者骨刺压迫了神经、血管、肌腱时要考虑手术治疗。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可行微创关节镜手术去除骨刺,或者开放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术等。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切除骨赘,解除骨赘对神经或者软组织的刺激,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外伤,对一些病人会造成无菌性炎症,甚至刺激骨质增生得更快,而且有一定的复发率,所以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六、长骨刺的症状表现
骨刺不见得一定会产生症状,是否有症状取决于骨刺是否压迫到神经根或是脊椎等重要结构。
(一)疼痛
如果骨刺压迫到周围的组织,如神经、肌肉、韧带等,就会引起疼痛。疼痛的程度从轻微到剧烈不等,可能是隐痛、刺痛或酸痛,并且可能会随着骨刺的增大而加剧。例如,颈椎骨刺可能会引起颈部疼痛,疼痛还可能向肩部和上肢放射,导致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感觉;腰椎骨刺可能会引起腰部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如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严重时疼痛可向整个下肢放射;膝关节骨刺在活动时(如上下楼梯、长时间行走等)可能会出现疼痛,初期疼痛可能较轻,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加重。
(二)运动受限
骨刺可以限制关节的运动,从而影响到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当骨刺生长在关节周围时,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使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小。例如,膝关节骨刺可能会导致膝关节屈伸困难,影响正常的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颈椎骨刺可能会影响颈部的转动和屈伸,导致转头、低头或抬头困难;腰椎骨刺可能会影响腰部的弯曲和伸展,使弯腰、后仰等动作受限。
(三)肿胀
在骨刺所在区域,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肿胀。这是因为骨刺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局部充血、水肿。例如,膝关节骨刺周围可能会出现关节肿胀,有时还可能伴有积液,使关节看起来比正常情况下肿大。
(四)关节僵硬
骨刺会导致关节僵硬和运动困难。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关节僵硬的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活动后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这是因为休息时关节周围的组织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炎症物质积聚,而活动时关节液的流动和肌肉的收缩可以促进炎症物质的消散。例如,手指关节长骨刺时,可能会出现早晨起床时手指关节僵硬,难以握拳或伸直手指的情况。
(五)摩擦音
骨刺在关节运动时可能会发出摩擦音。这是由于骨刺与周围组织(如关节软骨、滑膜等)之间的摩擦所致。例如,膝关节在屈伸过程中,如果存在骨刺,可能会听到“嘎吱嘎吱”的摩擦音。
(六)变形
严重的骨刺会导致关节的变形。随着骨刺的不断生长和对关节结构的破坏,关节的正常形态可能会发生改变。例如,膝关节骨刺可能会导致膝关节内外侧骨缝磨损严重失衡而出现畸形;足跟骨刺可能会引起足跟的形状改变,影响正常的行走姿势。
(七)神经受损
如果骨刺压迫到周围的神经,可能会导致感觉异常、麻木或疼痛。除了前面提到的颈椎骨刺压迫神经可引起上肢麻木、疼痛外,腰椎骨刺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坐骨神经炎,出现患肢剧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并向整个下肢放射。此外,骨刺还可能压迫脊髓,引起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