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为什么睡觉老是流口水:睡觉流口水可能与睡姿、呼吸方式、口腔疾病、神经调节障碍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中医中脾胃虚弱等有关

为什么睡觉老是流口水:睡觉流口水可能与睡姿、呼吸方式、口腔疾病、神经调节障碍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中医中脾胃虚弱等有关

时间:2024-10-19 17:00:41阅读:

为什么睡觉老是流口水:睡觉流口水可能与睡姿、呼吸方式、口腔疾病、神经调节障碍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中医中脾胃虚弱等有关

一、睡觉流口水的原因

睡觉流口水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一)睡姿问题

1. 趴着睡

趴着睡觉时,身体的重量会压迫到脸部,尤其是腮腺等唾液腺。腮腺受到压迫后,会刺激唾液的分泌增加。而且趴着睡时嘴巴容易微微张开,没有了肌肉的阻挡,分泌出来的唾液就更容易流出口腔,从而导致流口水的现象。例如很多人在午睡时趴在桌子上睡觉,醒来就会发现嘴边有口水痕迹。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导致睡觉流口水的原因,并且通常在改变睡姿后流口水的情况会有所改善 。

2. 侧卧位睡觉

侧躺时,面部同样会受到一定的压力,并且在这种姿势下,口腔内的唾液可能会因为重力的作用,顺着嘴角流出。尤其是当侧睡时嘴巴也处于微微张开的状态时,流口水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很多人习惯侧卧位睡觉,所以也经常会遇到睡醒后枕头被口水浸湿一部分的情况。

(二)呼吸方式

1. 用嘴呼吸

当用嘴呼吸时,口腔和喉咙中的唾液可能会在嘴巴中积聚。因为正常情况下,鼻腔呼吸时空气的流动对口腔内的唾液有一定的影响,而用嘴呼吸改变了这种正常的生理状态。而且,在睡眠过程中口腔肌肉相对松弛,此时积聚在口腔中的唾液就容易流出口腔。比如一些患有鼻炎、鼻息肉等鼻腔疾病的人,鼻子通气不畅,就会不自觉地用嘴呼吸,从而增加了睡觉流口水的几率。此外,习惯张嘴睡觉的人,即使没有鼻腔疾病,也可能因为这种呼吸方式而流口水 。

(三)口腔相关因素

1. 口腔疾病

口腔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细菌生长繁殖,牙缝中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如果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就容易引发牙周炎、牙龈炎等炎症。这些炎症会刺激唾液腺,导致唾液分泌增多。例如,当患有牙周炎时,炎症部位的组织受到刺激,会向唾液腺发送信号,促使唾液腺分泌更多的唾液来冲洗和清洁口腔。另外,如果口腔内发生溃疡,溃疡带来的疼痛也会刺激唾液的分泌。而且由于溃疡产生的不适,可能会导致嘴巴难以正常闭合,进而使口水流出。还有,牙齿畸形也会引起睡觉流口水。一些人由于先天遗传或后天不良习惯(如啃指甲、吐舌头、咬铅笔头等)造成前牙向前突出或上下牙齿位置不正,睡觉时唇部难以完全覆盖前牙面,就容易使口水流出。比如有些人牙齿排列不齐,睡觉时嘴唇不能很好地贴合牙齿,口水就会从缝隙间流出 。

(四)神经调节因素

1. 神经调节障碍

睡前如果过于兴奋、用脑过度或者做了剧烈运动,会导致睡觉时交感神经过于兴奋。大脑在这种状态下可能会发出错误信号,导致唾液分泌增加。比如一个人在睡觉前进行了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如长时间的学习或工作,或者进行了激烈的体育运动,使得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在入睡后,大脑的这种兴奋状态还没有完全平息,就会影响神经对唾液分泌的正常调节,从而导致流口水。另外,一些药物也可能影响神经调节,某些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类药物,像是抗抑郁药或抗癫痫类药物,可能会有明显增多口水的副作用,酒精也有类似作用。当服用这些药物或饮料时,可能会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现象 。

2. 面神经炎

面部在受凉或者吹风后,面部神经可能会发炎,也就是面神经炎。面神经炎会导致面部肌肉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常见的症状包括脸部肌肉动作失去功能,比如嘴歪斜、半边脸不能动作等。在睡觉时,由于面部肌肉无法正常控制嘴巴的闭合,就容易流口水。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面部的正常功能和美观 。

(五)其他因素

1. 生理功能退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功能会逐渐退化。面部和嘴部的肌肉松弛甚至萎缩,肌张力减退。这种肌肉的变化使得口腔对唾液的控制能力减弱,睡觉时就容易有口水流出。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吞咽能力也有所减弱,在睡眠中不能及时咽下分泌的唾液,也会导致流口水的现象更加常见 。

二、睡觉时流口水的生理机制

睡觉时流口水的生理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方面。

(一)唾液腺的作用

人的口腔里有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三大唾液腺,此外还有很多小唾液腺散布在口腔黏膜上。这些唾液腺负责生产唾液,唾液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如湿润口腔,这有助于我们咀嚼和吞咽食物;还能清洁口腔,冲走食物残渣和细菌,并且参与消化食物的初步过程。在正常清醒状态下,我们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唾液的吞咽动作,使唾液不会流出口腔。然而在睡眠时,这种控制能力会发生变化。

(二)睡眠中的肌肉状态

1. 面部和口腔肌肉松弛

在睡眠过程中,尤其是深度睡眠阶段,面部和口腔的肌肉会变得松弛。这种松弛会导致口腔的密封性下降,对唾液的控制能力减弱。正常情况下,肌肉的张力能够帮助我们紧闭嘴巴,防止唾液外流。但当肌肉松弛时,即使唾液腺的分泌量没有明显增加,唾液也更容易从口腔中溢出。

(三)睡姿对唾液流动的影响

1. 压迫唾液腺的睡姿

如前文所述,趴着或侧躺的睡姿可能会压迫到腮腺等唾液腺。当唾液腺受到压迫时,会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同时,这些睡姿也不利于唾液在口腔内的正常留存和吞咽,使得唾液更容易流出。例如,趴着睡时,脸部的压力会使腮腺受到挤压,唾液分泌增多,而趴着的姿势又使得唾液难以顺利下咽,从而增加了流口水的可能性。

2. 嘴巴张开的睡姿

无论是因为睡姿压迫还是其他原因导致嘴巴在睡眠中张开,都会使唾液失去了嘴唇这一重要的阻挡屏障。口腔内的唾液在重力作用下,或者在呼吸时产生的轻微气流带动下,就容易从嘴角流出。比如侧卧位睡觉时,如果嘴巴微微张开,分泌的唾液就可能顺着嘴角流到枕头上。

三、如何改善睡觉流口水的情况

(一)调整睡姿

1. 选择合适的睡姿

尽量避免趴着睡觉,因为这种姿势容易压迫唾液腺并导致嘴巴张开。可以尝试平躺着睡觉,平卧位有助于减少脸部受到的压力,降低对唾液腺的刺激,同时也有利于口腔内唾液的正常吞咽。如果平躺着睡觉感觉不舒服,也可以选择侧卧位,但要注意调整头部和身体的角度,尽量保持嘴巴闭合。比如,可以使用合适高度的枕头,使头部和颈部处于自然舒适的位置,减少嘴巴张开的可能性。

2. 使用辅助工具

如果习惯侧卧位睡觉,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帮助保持正确的睡姿。例如,使用特殊的枕头或者睡眠姿势矫正带。这些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身体的滚动和不良睡姿的出现,从而减少流口水的情况。

(二)改善呼吸方式

1. 治疗鼻腔疾病

如果是因为鼻腔疾病(如鼻炎、鼻息肉等)导致用嘴呼吸,进而引起流口水,那么需要积极治疗鼻腔疾病。可以到耳鼻喉科就诊,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使用药物治疗鼻炎、通过手术切除鼻息肉等。当鼻腔恢复通畅,能够正常用鼻呼吸时,流口水的情况可能会得到改善。

2. 训练用鼻呼吸

即使没有鼻腔疾病,也可以通过一些训练来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例如,可以在白天有意识地练习用鼻呼吸,闭上嘴巴,通过鼻腔缓慢而深沉地吸气和呼气。晚上睡觉时也提醒自己用鼻呼吸,可以在入睡前将注意力集中在鼻腔呼吸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

(三)保持口腔卫生

1. 日常口腔清洁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确保牙齿的各个面都能得到清洁。饭后要及时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刷牙后还可以使用漱口水进一步清洁口腔,抑制细菌生长。定期更换牙刷,一般每3 - 4个月更换一次。

2. 治疗口腔疾病

如果存在口腔疾病,如牙周炎、牙龈炎或口腔溃疡等,要及时到口腔科进行治疗。对于牙周炎和牙龈炎,可能需要进行洗牙、龈下刮治等治疗措施;对于口腔溃疡,可以使用药物促进溃疡愈合。当口腔疾病得到治愈后,流口水的诱因就会减少。

(四)调节神经状态

1. 避免睡前兴奋

睡前要避免进行过于兴奋的活动,如观看刺激性的电影、进行激烈的运动或者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可以在睡前1 - 2小时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阅读轻松的书籍、听舒缓的音乐或者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这样有助于使大脑在睡前处于平静状态,减少神经调节障碍导致的流口水情况。

2. 注意药物和酒精摄入

如果正在服用可能导致流口水副作用的药物(如某些抗抑郁药或抗癫痫类药物),不要自行停药,应咨询医生能否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更换药物。同时,要控制酒精的摄入,避免过量饮酒,因为酒精也可能影响神经调节,导致流口水。

(五)进行面部肌肉锻炼

1. 简单的面部肌肉运动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面部肌肉锻炼,如鼓腮、吹口哨、抿嘴等动作。这些动作有助于增强面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口腔的控制能力。例如,每天进行几次鼓腮动作,每次保持10 - 15秒,然后慢慢放松;或者反复进行吹口哨的动作,每次练习几分钟。通过这些锻炼,可以使面部肌肉更加紧实,在睡眠中对唾液的控制能力也会增强。

四、哪些疾病会导致睡觉流口水

(一)口腔疾病

1. 牙周炎和牙龈炎

这两种疾病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细菌滋生,侵害牙周组织和牙龈组织引起的。炎症会刺激唾液腺,导致唾液分泌增多,同时也可能因为疼痛或不适使嘴巴难以正常闭合,从而造成睡觉流口水。而且,患有牙周炎或牙龈炎时,牙齿周围的组织可能会红肿、出血,进一步影响口腔的正常功能,增加流口水的可能性。

2.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会产生疼痛,这种疼痛刺激会促使唾液腺分泌更多的唾液。而且溃疡的存在可能会使口腔黏膜受损,导致口腔内的感觉和肌肉控制出现异常,使得嘴巴在睡眠中不能很好地闭合,口水就容易流出。口腔溃疡可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身体免疫力下降、口腔黏膜受到创伤等原因引起的。

3. 牙齿畸形

牙齿畸形包括前牙向前突出、上下牙齿位置不正等情况。这种畸形可能是先天遗传或后天不良习惯(如啃指甲、吐舌头、咬铅笔头等)造成的。牙齿畸形会使唇部难以完全覆盖牙齿,在睡觉时口水容易从牙齿和嘴唇之间的缝隙流出,同时也可能影响口腔内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唾液分泌和流动异常。

(二)神经系统疾病

1. 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是一种面部神经发炎的疾病,多因面部受凉、吹风或感冒后引发。患病后,面部肌肉的运动功能会受到影响,如嘴歪斜、半边脸不能动作等。在睡觉时,由于面部肌肉无法正常控制嘴巴的闭合,就会导致流口水。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面部的美观和正常功能,需要引起重视。

2. 中风(脑血管疾病)

对于老年人或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中风危险因素的人群来说,睡觉流口水可能是中风的前兆。脑动脉硬化可引发腔隙性脑梗塞等中风情况,中风往往伴随着口角歪斜、面部肌肉松弛、吞咽能力减弱等症状,这些都会导致睡觉时流口水。如果同时出现头晕、头痛、一侧肢体活动不利等症状,更要高度警惕中风的可能性,应及时就医。

(三)消化系统疾病(从中医角度来看)

1. 脾胃虚弱(中医概念)

在中医理论中,成年人睡觉流口水可能是脾胃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常见于脾胃运动功能减弱、水湿停留、脾胃湿热或胃里存食下降、胃热上蒸等情况。脾胃虚弱时,脾脏的固摄功能出现问题,人体的津液不能正常被约束,就容易流口水。例如,长期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者久病体虚的人,可能会出现脾胃虚弱,进而导致睡觉流口水。

五、睡觉流口水的中医解释

(一)脾与涎的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有“五脏化液,脾为涎”的说法,即涎为脾之液,口为脾窍,涎出于口。这意味着口水(涎)与脾脏的功能密切相关。脾脏在人体中起着运化水谷精微、统摄血液等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津液的代谢和分布有着调节功能。当脾脏功能正常时,津液在体内能够正常循环和分布,不会出现异常的外流现象。然而,当脾脏出现问题时,就可能影响到涎的正常控制,从而导致流口水。

(二)脾胃虚弱导致流口水

1. 脾胃运动功能减弱

如果脾胃的运动功能减弱,会导致水湿在体内停留。水湿停滞可能会影响脾脏对津液的统摄能力,使得涎液不能被正常地约束在体内,从而出现睡觉流口水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过度食用生冷油腻食物等,或者是过度劳累、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的。例如,一些人经常不吃早饭或者晚饭吃得过多,长期下来会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虚弱,进而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现象。

2. 脾胃湿热或胃里存食下降、胃热上蒸

脾胃湿热的状态下,脾胃的功能失调,湿热之邪会影响津液的正常代谢。胃里存食下降或胃热上蒸也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当这些情况发生时,脾脏对涎液的控制能力减弱,就容易出现流口水的症状。比如,一些人在食用过多辛辣、油腻食物后,可能会导致脾胃湿热,进而在睡觉时流口水。

(三)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解释

1. 小儿流涎

小儿流涎可由脾胃伏火积热或脾虚不能敛津所致。小儿的脾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比较脆弱。如果饮食不当,如过多食用热性食物,可能会导致脾胃伏火积热,从而出现流口水的现象;或者由于小儿体质虚弱,脾虚不能收敛津液,也会导致流口水。

2. 年老流涎

年老流涎可因肾气虚亏、津液不摄或风痰入络而致,也可见脾虚不敛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肾气逐渐亏虚,肾对津液的摄纳功能下降。同时,老年人的脾胃功能也可能逐渐减弱,脾虚不能收敛津液的情况也较为常见。此外,风痰入络等情况也可能影响面部肌肉和经络的正常功能,导致流口水。例如,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肾气虚亏和脾虚等情况可能同时存在,从而更容易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现象。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