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天降大任于斯人为什么改是人:“天降大任于人”与“斯人”之争:记忆、历史与语言演变

天降大任于斯人为什么改是人:“天降大任于人”与“斯人”之争:记忆、历史与语言演变

时间:2024-10-19 16:59:35阅读:

天降大任于斯人为什么改是人:“天降大任于人”与“斯人”之争:记忆、历史与语言演变

一、“天降大任于斯人”被认为是“是人”的原因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的消息,自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其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表述 。从版本校勘的角度来看,众多权威古籍如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歧注)、清代补刻十三经《孟子》以及《四书章句集注》等版本中,均为“是人”字样 。专门从事《孟子》学史和《孟子》传本研究的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王耐刚也非常肯定地表示应为“是人也” 。

然而,很多人记忆中是“斯人”,这可能是网络误导以及记忆偏差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网络上搜索“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时,实际搜出来的往往是“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包括百度百科、百度文库以及一些教学网站也显示为“斯人也” 。80后、90后正好遇上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这种网络上的错误信息可能不断影响人们的记忆。并且,按照精神现象学的观点,大脑的记忆会受到看、听、想以及过去生活经验的影响,记忆碎片在组合过程中容易出错。例如在“曼德拉效应”相关的例子中,很多人对曼德拉的死亡时间记忆错误,以及对《爱我中华》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记忆成“五十六个民族”等,这都表明人的记忆是复杂且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偏差,所以可能将原本教材中的“是人”记成了“斯人” 。

二、“天降大任于斯人”与“天降大任于人”的版本差异

(一)教材版本差异

从教材方面来看,人民教育出版社自1961年起收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各套教材都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但也有部分教材存在不同版本。例如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85页的引用中出现了“斯人也”版本,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的《古文三则》以及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中也出现了“斯人也”字样 。

(二)古籍版本差异

在古籍版本中,绝大多数权威古籍用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像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歧注)等都为“是人”。但在一些引用或间接引用时,由于“斯”和“是”两个字本身的用法和意思非常接近,古人在引用或间接引用时可能出现混用情况,导致个别文献存在“斯人”的表述 。

(三)语义方面的细微差异与相同之处

从语义上来说,“斯”和“是”在这里都可作为指示代词,“斯”常见的解释为“这”“这个”,“是”在这里也可表示“这”的意思,所以“斯人”和“是人”在语义上是相近的,都可理解为“这个人”的意思。不过在具体的语境和文学表达中,这种细微的字词差异可能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语感体验。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语境下,无论是“斯人”还是“是人”,整体表达的核心意义都是上天将要赋予重大使命给某个人,这个人需要经历各种艰难困苦的磨练。

三、关于“天降大任于斯人”改“是人”的相关讨论

(一)大众记忆与教材实际情况的冲突

网络上许多网友坚信早年在语文课本中学习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然而教材上明确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这一矛盾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如在知乎上有网友发帖称自己非常清晰地记得是“斯人也”,并且周围的亲人、同学等也都记忆为“斯人也”,但在查证教材(包括人教61版、人教82版、人教87版、人教94版、人教01版、人教03版,还有06年山东教育出版社课本、09年北师大版语文课本、09年苏教版课本等)后发现均为“是人也”,甚至在查证古书如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注)以及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歧注)等也为“是人也”,这使网友们感到困惑 。

(二)“曼德拉效应”的关联与争议

这个现象还引发了关于“曼德拉效应”的讨论。很多网友的记忆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被类比为“曼德拉效应”。“曼德拉效应”是指集体出现记忆错误的现象,例如在大部分人的记忆中,曼德拉早在上世纪就已经在监狱中死去,甚至还记得曾经在电视上看见过曼德拉的葬礼,但实际上曼德拉于2013年才去世。然而对于这种将“斯人”“是人”的记忆差异归结为“曼德拉效应”也存在争议。一方面,主流科学界没有科学研究证明“曼德拉效应”的真实性;另一方面,虽然很多人的记忆出现了集体性的偏差,但也可以从传播学和精神现象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传播中的错误信息不断重复强化可能误导大众记忆;从精神现象学角度看,大脑记忆的解构重置与记忆碎片组合容易出错,受个人喜好、知识、经验等因素影响,记忆碎片组合方式不稳定,可能导致记忆错误 。

(三)网络传播的影响

网络传播在这个现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使教材中一直是“是人也”,但在网络环境中,搜索“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往往出现“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的结果,百度百科、百度文库以及一些教学网站显示为“斯人也”,这就导致人们在网络学习、查询资料等过程中不断接触到错误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多次接触这种错误信息后,人们的记忆就可能被误导而发生改变。而且在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各方不严谨地二度引用后,更容易以讹传讹,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错误记忆的扩散 。

四、文学作品中“天降大任于斯人”和“是人”的使用情况

(一)古籍中的使用情况

在众多权威的古籍版本中,如前面提到的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歧注)、清代补刻十三经《孟子》以及《四书章句集注》等,都是采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表述。这表明在《孟子》的原本传承以及古代学者对《孟子》进行注释解读等工作中,“是人”的版本被广泛认可为准确的表述 。不过由于“斯”和“是”用法相近,在一些古籍的引用或者传抄过程中可能存在个别“斯人”的情况,但这不是主流。

(二)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使用情况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两种表述都有出现。由于大众对“斯人”的记忆较为深刻,可能很多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也会使用“斯人”,并且由于之前网络上大量存在“斯人”的表述,在一些文学创作中可能受到这种网络流行记忆的影响而使用“斯人”。而对于遵循古籍版本或者学术规范的文学作品或者学术著作,可能会采用“是人”的表述。然而,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表明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到底哪一种表述使用得更为广泛。在日常的媒体报道、影视剧台词当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两种表述都可能被使用,这可能取决于创作者的习惯、记忆或者是对语义的理解。

(三)文学作品中不同表述对读者理解和传播的影响

从读者理解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斯人”还是“是人”,由于语义相近,对于理解“天将降大任”这个核心语义并不会造成太大的阻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多地是关注整句话所传达的那种在逆境中磨练、承担大任的励志内涵。但是在传播方面,由于存在大众记忆与教材版本的差异以及网络传播的影响,不同的表述可能会在传播过程中造成一定的混淆。例如在引用这句话进行文化传播或者教育传播时,如果不同的传播者使用不同的表述,可能会让接受者产生疑惑,尤其是在进行经典文化教育时,需要遵循较为准确的版本表述,以免造成误解。

五、语言演变对“天降大任于斯人”和“是人”表述的影响

(一)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演变过程中“斯”与“是”的用法变化

在古代汉语中,“斯”和“是”都有指示代词的用法。“斯”常用来表示“这”“这个”等意思,例如“逝者如斯夫”中的“斯”就是这种用法;“是”也可表示“这”,如“是可忍,孰不可忍”。随着语言的演变,在现代汉语中,“是”更多地被用作判断动词,如“我是学生”,而其作为指示代词的用法相对古代汉语有所减少。不过在一些成语或者固定的古汉语表述中,“是”的古汉语用法仍然保留,“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就是这种情况。“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也降低了很多,但在一些仿古的文学创作或者特定的语境中仍然会被使用。这种用法上的演变可能会影响到人们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两种表述的理解和记忆。

(二)语言演变过程中的记忆传承与变异

在语言的传承过程中,人们通过记忆来传递语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记忆可能会发生变异。就像前面提到的,尽管在古籍和教材中“是人”是主流表述,但在大众的记忆中却变成了“斯人”。这可能是因为在语言演变过程中,口语传播、网络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对记忆产生了影响。口语传播可能存在口误或者为了符合口语习惯而进行的改变,网络传播则可能因为错误信息的广泛传播而误导记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传承这种表述时,可能由于最初的记忆错误而将这种错误不断延续下去,从而造成了“斯人”这种记忆版本在大众中广泛存在的现象。

(三)语言规范化与大众习惯用法之间的关系

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来看,依据古籍版本和学术研究,“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较为规范的表述。然而,大众由于记忆偏差以及网络影响等因素形成了对“斯人”的习惯用法。这就产生了语言规范化与大众习惯用法之间的矛盾。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一方面要尊重语言的规范化,尤其是在教育、学术研究等领域,应该遵循正确的版本;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大众的习惯用法,在一些非严格学术性的场合,大众对“斯人”的使用可能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这种矛盾需要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协调,例如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让大众了解语言的正确规范,同时也要对大众习惯用法中的合理部分给予一定的包容。

补充一点,小编80后,小时候课本教的认识的一直都是斯人,都是近几年才听说有是人这种说法的,这不是记忆错乱的问题,应该是每个地方,特别是南北区域的教程没有统一的原因,在本人看来总觉得斯人看起来是比较高大上,而且那个时候的古人都喜欢使用斯这个字,所以我觉得斯人是比较正确的说法。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