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下调引发了热议。4月份以来,多地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进行了下调,为什么会降息呢?老百姓的银行存款收益变少,该怎么应对呢?
四月份,新的一波降息潮来袭。全国多地中小银行的银行存款利率迎来下降。
都有哪些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呢?例如,深圳一家村镇银行发布调整定期存款利率公告,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为3.9%,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为3.4%,二年期下调为2.75%,一年期调整为2.15%。
另外,河南的新蔡农商银行、罗山农商银行、正阳农商银行等银行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低到2.85%,二年期下调为2.4%,一年期下调为1.9%。
其实,除了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外,储蓄国债的利率也有下降。今年以来,3年期的储蓄国债利率已经下调为3%,比去年降低了0.05个百分点。5年期储蓄国债利率已经下调为3.12%,比去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
利率的调整与每一位储户息息相关,大家关心,为什么存款利率会下调呢?
其实,此次下调存款利率的主体主要是中小银行,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基本没有变化,因为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在2022年已经率先下降了一波,当时,中小银行没有跟,如今,终于轮到中小银行了。
所以,4月份此次存款利率的下调可以说是去年存款利率下调的后续。
那么,当时没有跟的中小银行为什么现在坚持不住也下调了呢?
一方面,从大环境看,银行业正处于超额储蓄的氛围,老百姓的储蓄意愿高涨,银行的揽储压力相对减少,以前靠高息揽储的中小银行也有了调整利率的空间。
央行4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居民存款高达9.9万亿元,比2022年一季度多存了2万多亿元。银行里存了这么多钱,不差钱,自然利率就会下降。
另外一方面,现在投资消费的意愿相对比较低,而且基于支持实体经济、支持中小企业的要求,银行的贷款利率也在下降,这意味着如果利率不变,银行的利差在减少,经营成本在增加,所以,银行下调利率,也是为了保利差、降负债。
从宏观来看,存款利率下调是银行金融市场的一种调整方式,对整个宏观经济有一定的影响,降息政策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增加借贷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通俗来说就是,把钱从银行赶出去,去消费、去投资。
银行存款降息,对老百姓直接的影响就是存款收益的减少,但是是否转换投资渠道还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老百姓现在之所以多存钱,是基于积谷防饥的心理,是一种预防性储蓄,在未来预期不稳定的情况下,存款账户里的数字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踏实感。所以,尽管现在存款利率下调,但是很多人并不会存款搬家。
当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目前宝宝类的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在提升,目前已经回升到了2%以上,可以适当配置一下此类稳健的货币基金。不过,股票、基金高风险投资渠道还是保持谨慎。
需要强调,个人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相应的应对,需要注意风险和资产配置的平衡,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