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长在知乎上看到一条提问:。
一直不明白,学画画为什么要从画素描开始画?
最近想学画画,然后就看书,发现,都是要从素描练起。为什么学美术的都要从画素描开始呢?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没有错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就值得商榷,话不能说的太过,。
曾经看过一则言论,作为基础的素描是过河的桥,为了过河,大多数人都必须信奉走上桥,尤其是宣扬着“基础”的言论,更促使过桥是唯一的标准,事实上河在那里,有人愿意坐船,有人想自己游过去,河都能过得去,过桥不是唯一的方法,只要过来了就可以。
但是有些人把桥忘了,还宣扬不用桥,这就不对了,很容易对准备上桥的后来者起到误导的作用,素描是一种手段,并非唯一性,仅仅对于一般意义而言。
但是为什么学画还是从“过桥”开始呢?你学素描为了什么,无非是想要画出心中所想,简单来说就是画什么像什么,通过素描来了解结构关系,解决形的问题,画出更有层次的画。
要实现这个目的要经过一些时间的培训,或长或短,不排除有人没学过素描照样成为大师,就拿齐白石而言,他没上过美院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素描,但这并不妨碍齐老成为大师,关键是这样的人物太少,几十年才出来一个,普通人拿笔根本不能轻易画出画出齐老的画。
但庆幸的是,这座桥算是学画入门最捷径的一条,在最大程度培养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形体结构,同理,为何美院入学考试都考素描基本功,这算一道门槛,在还没有看出来学生多元化的基础上,先考过素描为好,如果这道门槛都无法通过,想要凸显其他能力几乎为零。
这时就会有同学说了,把素描当做入门的第一道门槛会不会过于单一,实际上,在国内你成为美术生就要从素描学起,如果只是普通爱好,素描就不具备唯一性,但是别忘了,素描看似枯燥,实则里面的内容非常多,画三大面五大调子是一种。画结构是一种。画块面关系是一种。画线描的也是一种,素描也有因人而异的问题。
即使是基础,或基本训练,对于形、结构、层次的呈现,有着因人而异的方式方法,也存在着千差万别和多样性的可能,也并列多种方法。
阅卷老师在判别上也因人而异,为的就是不让素描变成概念、规则、教条的形式。
素描除了重视造型基础以外,也是传统美术创作的基础,传统美术创作中,素描起稿作为前期不可缺少的过程,为的就是解决构图、人物造型、关系、明暗等问题,为成为正稿作为基础或参考,但是表现形式上,就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了,可以拿铅笔、炭笔、钢笔等表现出符合结构的线条,也可以擦出来立体关系,甚至加点色彩也可以,都能表现出素描独特的魅力,说单一、局限是存在的,但是精彩也是存在的。
国内素描流行的绝大多数是分面法,就是契斯恰柯夫式的分面法。按照我的理解,分面法就是精心分面和塑造环节,把物体的各种圆面和突起,都分析成小的、互相连接的小面,又按体积的各个方向,严谨地画出那些面的透视。
然后在这样分面基础上作明暗涂色,分出很多层次的明暗调子。由于这种面的分析,必须十分严谨,一张石膏素描作业,往往要用数十个小时,所以初学者也常常疑惑,为何我深入不进去,原因就在此,你还没有参透极致面,也没有进行极致的塑造。
当然,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素描”并不能完全强调西方素描传入中国后,中国才有了真正的透视一类的话语,早在隋唐时期山水画乃至在战国前中国摩崖壁画中就有立体画法光阴画法,我们中国传统中称之为:阴阳相背、虚实相间、墨分五色、粉本等等,至于透视方面的运用,西方采用的是焦点透视,而中国画则含有散点透视的理论体系,画面也有近实远虚,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更加随性,不拘于一种风格。
你看,过河虽然有很多方法,即便过来了,也不能忽视这座桥的存在,甚至有的人过了河还有折回来走一走桥,弥补原来的基础劣势,素描作为基础的地位没有动摇,虽然会有消减,但是这就是显示基础的过程,只有不断精进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如果你想要踏踏实实的过河,还是认真的老老实实的从素描学起吧,这对你未来的发展道路很有用,若是感兴趣的话,美术的形式多种多样,想学素描可以,不学也可以,但是谨记,基础很重要,也很有益处。
来跟我们唠唠 。
画痨学长的知乎、小红书账号。
了解更多艺考内容,提供更多有利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