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说到“骰子”这个词,大家伙应该是非常了解了,尤其是经常打麻将,比大小的人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四方溜正,共有六个面,分别刻着从一道到六不同的数字点,往桌台上这么一掷,便就代表着新一局的开始。
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影,尤其是那些脍炙人口的赌片,几乎是将骰子玩成了花,什么海底捞月,小鹰展翅,几乎每一个面,甚至每个点的亮度,深浅都有说法,总之,就是到了一种无“骰”不欢,无“骰”不全的程度。
可话又说回来了,这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骰子”,到底应该怎么读?又是怎么来的呢?
且听我细细道来。
1。
· “骰子”到底应该怎么读?
不是咱吹,估计90%都会将“骰子”读成:shǎi zi。
到底对不对呢?
如果有心的人,可以去新华字典上查一查,如果用“shǎi zi”这个读音,是绝对找不到“骰子”的。
这时候,可能就会有人说了,你这“骰子”写错了,应该是“色子”
“色”就是shǎi,宋小宝小品里经常用到的“损色”,其实就是这个“色”
我们再用新华字典查查这个词,答案还是:没有。
那么,这“骰子”到底应该怎么读?
答案是:tóu。
后来,从1983年出版印刷的新华字典开始,这个“骰”字的读音就规范成了“tóu”,有两种说法:。
一,因为“shǎi zi”太过口语化,不太“正宗”
二,“骰”字的半边正好是“投”字的半边,属于“实至名归”
2。
· “骰子”的前世今生。
了解了“骰子”的读音,那么这“骰子”的前世今生又是怎样的呢?
一,“骰子”来自古埃及。
一种说法是:早在1500年前,古埃及人粮食产量匮乏,老百姓经常处于挨饿状态,为了忘记饥饿,聪明的古埃及人隔三岔五的便会聚集在一起,用投掷写着不同数字的石头玩游戏,比大小,正所谓:玩物忘“饿”。。结果玩得投入了,自然也就感觉不到饥饿了。
于是,最早的骰子便就在古埃及诞生了。
二,“骰子”来自三国时期的中国。
最早的骰子诞生古埃及,其实也只是外国人一厢情愿的认为罢了,实际上在咱中国,大家普遍都认为骰子是三国时期的大才子曹植发明的:。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早就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骰子的记载了。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而在许多元杂剧里面,也有色子“身影”。。。
也就是说“骰子”在我国其实应该算是“老古董”了。。。。
只不过那时候的“骰子”多半是用骨头或者玉石制成。
古字典中能够查到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用骨头做成的游戏或者--工具。
然而,不管怎么说,现如今的“骰子”都已成了人们的一种游戏道具。
3。
· 结语。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