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为什么叫沙拉(沙拉与拍黄瓜)

为什么叫沙拉(沙拉与拍黄瓜)

时间:2023-12-06 10:00:18阅读:

为什么叫沙拉(沙拉与拍黄瓜)

沙拉与拍黄瓜。

刘 悦。

熟人相见口头禅“吃了吗?”

“吃了,蔬菜沙拉一盘,喝了几杯二锅头。”听着总觉得那不太舒服。

“吃了,拍了根黄瓜,弄了点花生米,买了一个卤猪耳朵,敲俩松花蛋,喝了瓶小二锅头。”这怎么听着就舒服?

对啊,问题就出现在“沙拉”与“二锅头”,一洋一中的称谓。

沙拉是英语译音,我国北方习惯译作“沙拉”,上海译作“色拉”,广东、香港则译作“沙律”如果将其意译为汉语,就指的是凉拌菜。

沙拉的原料选择范围很广,各种蔬菜、水果、海鲜、禽蛋、肉类等均可用于沙拉的制作。但要求原料新鲜细嫩,符合卫生要求。

拍黄瓜典型的中国菜,不论是家庭还是大小饭店这是必备的凉菜。《纽约时报》曾经非常内行地分析了黄瓜被切和被拍之后对味道的影响。“切黄瓜的表面十分光滑,不宜入味,调料容易滑落。而拍黄瓜表面粗糙,很容易附着和吸收调料。”

中式拍黄瓜主要在北方,南方人黄瓜全是用刀切,但是用的都是调料,酱油醋,蒜泥辣椒香油或者根据个人喜好增减调料的味道。

纽约的各种西餐馆则对拍黄瓜进行了更有特色的改造:加入酸橙、孜然等等到芝麻酱里拌入黄瓜。还有些餐厅用酸奶拌黄瓜,再加点辣椒和面包屑,俨然一盘黄瓜“沙拉”看来得喝“威士忌”或者“朗姆”酒才有味道。

以北京为例,拍黄瓜要选本地种的,个头儿短小些但是顶花带刺儿,透着那么精神爽气。老家儿们买来的黄瓜不放冰箱,要用冷水泡上半天儿,老北京叫“拔”,这样的黄瓜吃到嘴里不冰牙、不伤胃,还透着股爽脆劲儿。

拍黄瓜时把黄瓜放案板上,左手轻轻地扶住黄瓜尾部,右手把刀举的高高的,住气凝神菜。刀横过来向黄瓜上拍,三两下,黄瓜纵列开,露出里面白色的籽儿,再顶刀切成寸段儿,放瓷盆里撒上稍多的食盐腌上十几分钟,既可以消毒杀菌,又保持了黄瓜的脆感。稍后用水把黄瓜稍冲,洗去多余的盐分,加足量的醋和香油一拌,齐了。醋要用北京六必居的熏醋,油首选大名府的小磨香油。喜欢辣口儿的,再拍几瓣蒜捣成泥拌进去。二锅头入口,心里那个美。

别看吃着顺口可您知道吗?黄瓜原产地在印度东北。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时候叫“胡瓜”1494年哥伦布在海地实验种植黄瓜,后来美国弗吉尼亚州黄瓜成为日常蔬菜品种。

吃的不仅仅是食物的本身,调味料才是灵魂所在。“拍黄瓜”油盐酱醋料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

“沙拉” 大都具有色泽鲜艳、外形美观、鲜嫩爽口、解腻开胃的特点。无论是奶制品的醤还是添加橄榄油,喜欢就是好口味。 美食没有永远的定律和正宗,不然饮食界不可能有无国界烹饪的出现。

1。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