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1日,10年美债利率盘中升破4.36%、收于4.34%,超过2022年10月前高,刷新2008年以来新高。美债利率加快上行,也一度引发8月以来美股的调整。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以及日本央行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是驱动美债利率上行的关键因素。而美国经济数据亮眼、国际油价偏强等,则为美债利率上行创造了良好环境。不过,近期美债利率的快速上行存在一些“偶然”,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站在1-2个季度的维度,当前10年美债利率可能已经处于顶部,具备配置价值。
7月26日美联储议息会议以来,中长期限美债利率加快上行,主要由实际利率驱动。7月27日至8月21日,2年至30期美债利率分别上行15-52BP,基本上期限越长、利率上升幅度越大。期间,10年美债利率累计上涨48BP,至4.34%,其中,10年美债实际利率上涨50BP,至2.00%,创2009年以来最高,是名义利率上行的关键驱动。10年TIPS隐含通胀预期同期反而小幅下降2BP,至2.34%,保持相对平稳。
需要指出的是,近期10年美债利率受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相对有限。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释放的信号较为模糊,并不算“鹰派”8月公布的7月新增非农数据不及预期,7月CPI同比略低于预期,核心CPI同比也顺利回落至近两年新低,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必要性并未明显上升。近一段时间,美联储官员表态相对分化,支持进一步加息和停止加息的呼声基本相当。CME数据显示,近期市场仍保持“9月大概率暂停加息、11月也未必加息”的基准预期:截至8月21日,利率期货市场认为9月、11月美联储维持当前利率的概率分别是84.5%、53.8%。
美债利率为何再创新高。
那么,哪些因素触发美债利率加快上行、创下本轮新高呢?
首先,美国主权和银行业信用评级被下调,叠加美财政部增发债券,引发市场对美债偿付能力的新一轮审视。8月1日,惠誉将美国长期外币债务评级从AAA下调至AA+。8月2日,美国财政部自2021年初以来首次提高了季度再融资操作中的较长期债券发行量,从960亿美元提高至1030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的1020亿美元。上述事件立即引发美债抛售,8月1-3日,10年美债利率累计上涨23BP、升破4.2%大关。在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后,美国银行业信用评级也发生下调。8月8日,穆迪宣布下调多家美国中小银行信用评级。8月15日,惠誉警告称或将下调数十家美国银行的评级。
与2011年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历史上首次遭下调的情形不同,当时美债利率受避险情绪驱动而快速下降。本轮不同之处在于:美债上限已经上调、两党博弈已暂告一段落,美债实质性违约风险短期内可以避免。同时,美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美债利率处于一个易升难降的环境。不过,本轮美国--践行现代货币理论,动用了力度空前的财政刺激,从一系列疫情纾困法案到去年出台的“芯片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财政政策持续积极。这一次美国信用评级的下调,可能重新唤起市场对“财政纪律”的记忆,引发对美国中长期债务可持续性的审视。
其次,日本央行进一步调整YCC政策,日债需求不佳,亦拖累美债需求。7月28日,日本央行宣布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将10年期日债利率0.5%的上限视为“参考”而非“硬性限制”,默许10年期国债利率最高上升至1%。此后,10年日债利率持续升破0.5%,7月28日至8月17日期间累计上涨21.4BP,至0.657%。8月17日,日本财务省标售规模约9925亿日元的20年期日本国债,得标利率与预发行利率之差高达6.3个基点,意味着市场需求创1987年来最差。此次标售不仅引发10年日债利率上升,也助推美欧债券利率上涨。
那么,如何理解日债利率上行对美债利率的传导?2022年以来,10年日债利率超过YCC目标时,10年美债利率往往上升。具有代表性的三段时期是:1)2022年5-6月,由于日元快速贬值,投资者押注日本央行可能放弃YCC,一度引发日债期货市场大跌,10年日债利率小幅超过当时0.25%上限,10年美债利率一度上涨超过70BP,至3.5%附近。2)2022年10-11月,市场对YCC调整的预期再度升温,10年日债利率持续高于0.25%,10年美债利率也升至前高的4.25%。3)2023年2-3月,随着植田和男即将正式上任日本央行新行长,市场对YCC政策调整的预期再起,10年日债利率持续高于新的上限0.5%,10年美债利率期间也上升近70BP,至4.08%,此后因美国地区银行危机爆发而回落。我们认为,日债利率“破位”是日本央行“落后于曲线”的重要信号,标志着市场担忧日本央行会边际收紧政策。最终,对于全球流动性趋紧的预期,引发美债乃至全球债券收益率上升。
再次,美国零售、新屋开工和工业生产数据仍亮眼,营造美债利率上行环境。8月15-16日公布的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强于预期,包括美国7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7%,新屋开工年化达145.2万户,工业产出环比增长1.0%等,增加了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再度超预期的可能性。这些数据公布后,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将三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预测值从4.1%连续上修至5.0%、5.8%。虽然单月数据尚不足以准确预估三季度美国经济状况,但趋势上美国经济环比保持向上,增加了经济超预期上行的可能性。
最后,国际油价反弹,或也是美债利率上行的又一支撑。国际油价通常牵动美债市场的通胀预期:今年7月以来,国际油价反弹幅度超过10%,10年TIPS隐含通胀预期的波动中枢也由2.2%左右抬升至2.3%上方。7月27日以来,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基本站稳于80和85美元/桶附近,其中布伦特原油曾于8月10日盘中升破88美元/桶,超过今年4月的前高、创今年1月以来新高。8月8-11日,三大能源报告集体看涨油价,其中EIA分别上调2023、2024年布伦特油价预期值4.1%、3.6%。有意思的是,三大能源报告结论一致,但理由各不相同:EIA主要看好需求增长,而OPEC和IEA主要表达了对供给收缩的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8月以来油价上涨出现波折,且目前油价也并未明显突破2022年11月下旬以来的波动区间,所以并未显著影响债券市场的通胀预期。但是,由于远期油价预期升温,市场可能将注意力从通胀本身转移至货币政策的选择,即思考美联储加息终点会否更高、首次降息会否比预期得更晚。CME数据显示,市场对2024年6月的利率预期由8月7日的4.67%上升至8月16日的4.90%,期间10年美债实际利率上升28BP,至1.96%,为本轮美债利率创新高奠定了基础。
美债利率或已处于顶部。
展望后市,在10年美债利率升破4.3%后,可能在技术面抬升债券市场博弈的高度,短期抬升美债利率波动中枢。但是,从驱动因素看,近期美债利率的快速上行存在一些“偶然”,可持续性有待观察。站在1-2个季度的维度,当前10年美债利率可能已经处于顶部,具备配置价值。
首先,围绕美债超发的担忧更多是情绪所致。参考摩根大通2023年8月的报告《美国债务水平令人担忧吗?》,历史上国债供应量对美债利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政策利率仍是决定性因素。目前,美联储已经达到或十分接近本轮加息终点,即便仍在缩表,货币紧缩对美债利率的驱动力可能已在弱化。至于美国债务的可持续性问题,如美国--债务在未来三年的可持续性尚可,可谓“虽有远虑但无近忧”此外,围绕美国信用评级调整的风波或不会持续太久,且这一事件的结局可能是迫使美国财政适度紧缩,从而有望令美债供需更趋平衡。
其次,日本央行短期再度收紧政策概率不高。日本央行7月再度调整YCC政策,距离去年12月首次调整时隔半年之久,且调整幅度较为克制,凸显了植田行长“不急转弯”的政策理念。目前,10年日债利率的实际上限已由0.5%上调至1%,近期10年日债最高升破0.65%,但距离1%“新上限”仍有较大距离。此外,最新公布的日本7月核心CPI同比出现回落,CPI同比持平于前值,印证此前日本央行关于通胀见顶的观点。总之,未来一段时间,日本央行可以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再次,美国经济和能源价格的上行空间或有边界。美国经济方面,虽然本轮“软着陆”概率上升,但美国经济下行只是延缓而非反转。我们预计,美国经济下半年环比增速或难超过上半年,即便个别月份数据亮眼,但可持续性不能保证。能源价格方面,当前全球需求预期并不强,除非供给出现超预期的扰动,否则油价进一步上行的动能不强,或也不至于令美国通胀形势急剧恶化。
风险提示:美国信用评级再遭下调,日本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美国经济超预期上行,供给冲击引发能源价格上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