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为什么拆佛像(历史上的为什么:为什么我国会有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灭佛?)

为什么拆佛像(历史上的为什么:为什么我国会有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灭佛?)

时间:2024-08-20 10:21:26阅读:

为什么拆佛像(历史上的为什么:为什么我国会有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灭佛?)

如来佛祖像。

佛教与--、--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之,由释迦摩尼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创建于印度。

其实很简单,就四个字——维护统治。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比如,北魏太武帝灭佛。

五胡乱华之后,胡人内迁中原,鉴于当时汉人将鲜卑族视为“胡”或“戎”,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想要一统天下,就必须要争取汉人。所以,他推崇汉人的儒学和道教来标榜自己,称佛教为“胡神”、“胡经”,来证明自己不是胡人。

而且,由于当时佛门中人可以免除租税、徭役,这不符合北魏朝“全民皆兵”的政策要求,因此魏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下诏,凡是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再到后来,魏太武帝又发现僧尼不守清规,干些伤风败俗的事,遭到太武帝的怨恨,下令禁僧俗来往。

其实,上面这些倒也没有真的让魏太武帝起杀心。真正让佛教遭受灭顶之灾的是参与谋反。

太平真君六年,出身卢水胡的盖吴在杏城(今陕西黄陵县)发动起义,反对北魏统治,太武帝拓跋焘亲率大军讨伐。北魏大军驻扎长安时,在一处寺庙中搜出大量兵器。拓跋焘盛怒之下诛杀全寺僧人,抄没寺庙财产。在抄没寺庙财产的过程中又发现寺庙里有州郡牧守以及富人所寄藏的财物巨量。在同样厌恶佛教的宰相崔浩建言下,整个长安城的佛寺受到波及,经卷被焚烧、僧人被处死、佛像被毁坏。随后,拓跋焘颁布诏令,以九州天命正统的名义,将这场灭佛行动推向北魏全境。

其它三次灭佛原因较为相似。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当时,连年征战,土地荒芜,水利失修,国民经济萧条,以至于“人烟断绝,荆榛蔽野”这导致的一个突出后果便是,社会动荡导致许多百姓不得已遁入空门,致使佛教迅速发展。一方面,连年征伐导致人口锐减,另一方面,不事稼穑的佛门子弟越来越多,他们不用交税,也不用服徭役,大大影响国家的财政税收和兵役徭役征发,国家政权与宗教势力的矛盾已经相当尖锐。

比如,北周武帝灭佛。

北周武帝虽有统一天下的才略,但执掌的政权却并不强大。当时,天下呈现三足鼎立的局势,北齐占据着经济发达的关东之地,陈朝则偏安江南的半壁江山,北周只有关中以及川蜀地区。

北周武帝心里非常明白,要想一统天下,就必须要解决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也就是寺院经济。

为制造舆论,他先后七次召集召集百官及和尚、道士等辩论儒释道三教的问题,并把佛教作为最末端。天和三年,他又在大德殿召集官员和和尚、道士,亲自讲解《礼记》,表明要以儒术治理天下。

建德三年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 。

建德六年,北周灭北齐后,针对继续发展的佛教实体,立即推行灭佛政策,毁寺4万座,强迫300万僧、尼还俗,相当于当时总人口数十分之一的人重新成为国家编户。

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灭佛,也是由于寺院土地不用缴纳税收,僧侣也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影响了国家政权稳定。

会昌年间又因讨伐泽潞,财政告急,唐武宗李炎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下令拆除寺庙、拆毁佛像。拆下来的寺院材料用来修缮--廨驿,金银佛像上交国库,铁像用来铸造农器,铜像及钟、磬用来铸钱。

同时,还没收寺产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二十六万零五百名僧侣还俗,释放供寺院役使的良人达五十万以上。通过这场灭佛运动,--获得了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

周世宗柴荣。

还有周世宗灭佛。周世宗即位后,想要统一天下,在劫后余灰、民生凋敝的情况下,就采取了均定赋税,发展生产等措施增加财政收入。但是,当时缺钱,而佛像大多由铜铸造,他便想到了毁掉铜像来铸钱的方法。他在谈到自己灭佛理由时就说:既然佛可以舍身救人急难,为什么不舍铜像救天下呢?

“三武一宗灭佛”,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皇权统治,断绝了佛教寺院与平民--分权抗议,发展成为政教合一政权的可能,确立了中国皇朝政教分离的传统。同时,大量僧尼还俗,寺庙土地与财富收归--所有,客观上也减轻了人民供养僧尼的经济负担。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