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多的原因
四川地震多主要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决定。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国位于亚欧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而四川正处于这一地震活跃区域内。
其次,四川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印度洋板块属于海洋板块,主要是硅镁层,密度较大;亚欧板块属于陆地板块,主要是硅铝层。硅镁层密度比硅铝层大,所以印度洋板块的西部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印度洋板块会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这导致亚欧板块的地壳被抬升,并产生大量褶皱,这是青藏高原形成的原因。这些褶皱堆积在一起就形成了山。
再者,青藏高原的土质较软,四川盆地的土质较硬,板块碰撞所积蓄的能量会堆积在四川西部。再加上印度洋板块只是抬升了亚欧板块的一角,在抬升和产生褶皱的过程中,地壳变得脆弱,在亚欧板块边缘形成不稳定的断裂带,例如四川的龙门山断裂带。只要地质活动稍变活跃,都可能引发地震释放能量。典型例子就是汶川地震和九寨沟地震,两者成因大致相同,都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导致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引发的地震。汶川地震积累的能量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的断裂带释放,而九寨沟地震积蓄的能量在巴颜喀拉块体东和北边界断裂带释放。
四川的地质构造与地震的关系
四川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复杂,其地质构造特征对地震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
四川盆地荣县—威远—资中地区属于历史弱震区,然而2019年相继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事件。基于四川区域地震台网宽频带地震仪记录波形资料,利用CAP(Cut and Paste)波形反演方法,获得了2016年以来发生在荣县—威远—资中地区的26个MS≥3.0地震的相关数据。
“5·12”汶川地震前后,四川省主要地质灾害的时空发育规律受到内外地质营力的共同作用,大区域范围内外地质营力相对稳定,因此,地震的震源、震级、发生时间是影响大区域地质灾害时空发育规律的主要因素。
活动断裂与地震及地质灾害的相关性研究是地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新趋势,活动断裂与地震及其地质灾害之间联系紧密。
四川地震活动的历史数据和规律
四川是中国大陆主要地震活动省区之一。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河平三年)至公元1999年,全川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20余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9次,至于有感地震,更是无以数计。全省地震烈度在7度或以上的地震区达73个县、市,约17.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1.8%。
四川地震具有西强东弱的特点,强震大多沿活动性断裂成带或成片分布,属浅源地震。四川地震大致以东经105°为界,其西部地区地震活动频繁,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深度通常10—20公里;东部地区多属零星分布的中强地震,频度低,震源深度一般5—20公里。
板块运动对四川地震的影响
板块运动是四川地震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造成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公元2008年5月12日,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发生里氏8.0级地震(汶川地震)。
同时,地球板块漂浮在地幔的软流层上,软流层带动板块以每年2到5厘米的速度运动,板块之间会发生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缘或内部产生破裂和断层错动,地壳脆弱的地带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地震带。四川省有八个小地震带,地震频率仅次于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之一。
四川地震预防和应对措施
在地震预防和应对方面,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地震烈度速报是依托广泛分布的地震台网,在震后数分钟内快速确定地震影响范围和程度,尽快掌握灾情严重程度和分布状况;地震预警是依托震中附近的密集地震台网,在震后数秒内快速估算地震影响范围和程度,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目标地之前发布。
防治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应贯彻躲避和综合治理相结合,长远的措施和短期的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制定对策。长远对策为科学地开发山区和建设山区,保护山区林业。
《四川省地震预警应急处置指南》明确了地震预警信息的信号图标和与之对应的预估烈度等级与信号含义,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了不同地震预警等级下的应急处置指南建议,并给出了各级地震烈度等级评定所对应房屋震害、人的感觉、器物反应、生命线工程震害、其他震害现象等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