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为什么新生儿会有黄疸:新生儿黄疸成因多样,需关注并预防治疗

为什么新生儿会有黄疸:新生儿黄疸成因多样,需关注并预防治疗

时间:2024-10-28 10:33:17阅读:

为什么新生儿会有黄疸:新生儿黄疸成因多样,需关注并预防治疗

一、新生儿黄疸的形成原因

新生儿黄疸形成主要源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致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在皮肤、巩膜等部位出现黄染现象。其具体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胆红素生成过多

在胎儿期,为适应宫内低氧环境,胎儿会代偿性产生大量红细胞。出生后,随着呼吸建立,血氧浓度迅速升高,过多的红细胞变得不再需要,于是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从而使胆红素生成过多。例如,正常成人的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而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仅为70 - 90天,这就加速了红细胞破坏的进程,促使胆红素大量产生。

一些特殊情况也会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如同族免疫性溶血(像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等),当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同时,可能会引发免疫反应,破坏胎儿红细胞,进而增加胆红素的生成;还有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红细胞增多症、体内出血、感染以及某些药物的影响等情况,也会造成红细胞破坏增多,使得胆红素生成过多。

肝脏胆红素代谢功能不成熟

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均较弱。肝细胞配体蛋白缺乏,仅占成人的5% - 20%,这使得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同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含量低且活性差,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存在缺陷,无法有效地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以便排泄,从而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新生儿出生后可能会出现轻重不等的酸中毒,这种情况会减少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影响胆红素的运送。此外,新生儿还可能出现暂时性胆汁淤积,进一步阻碍胆红素的排泄。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

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这就意味着不能将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素原,而且新生儿肠壁含有较多的β - 葡萄糖醛酸苷酶,该酶可将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进而使游离胆红素产生和吸收增加。

如果存在胎粪排出延迟的情况,如先天性肠道闭锁、幽门肥大、巨结肠、胎粪性肠梗阻、饥饿、喂养延迟、药物所致肠麻痹等,会导致胆红素在肠道内的重吸收增多,增加肠肝循环,使得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进一步升高。

二、导致新生儿出现黄疸的生理机制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过程

胆红素主要来源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衰老死亡后,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经过复杂的代谢过程,转变为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在血液中与白蛋白结合后被运输到肝脏。

在肝脏内,未结合胆红素与肝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被摄取进入肝细胞。随后,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水溶性强,可以通过胆汁排泄到肠道。

在肠道内,结合胆红素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尿胆原。大部分尿胆原随粪便排出体外,小部分尿胆原被肠道重吸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其中大部分再次被肝细胞摄取,又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再次排入肠道,这一过程称为肠肝循环。少量重吸收的尿胆原经体循环由肾脏排出体外。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殊之处

胆红素生成增加:胎儿在宫内处于低氧环境,为满足氧需求,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红细胞生成增多。出生后,多余的红细胞被破坏,每天产生的胆红素量为成人的2 - 3倍。此外,胎儿造血停止时旁路血红素生成增加,也导致胆红素来源增多。

胆红素结合与排泄障碍:如前面所述,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肝细胞配体蛋白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含量低且活性差,以及可能存在的暂时性胆汁淤积,这些因素都使得胆红素在肝脏内的结合和排泄出现问题,造成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肠肝循环特点:由于新生儿肠道菌群未建立,不能将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素原,且肠壁β - 葡萄糖醛酸苷酶较多,可将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再加上胎粪排出延迟,都会使肠肝循环明显增加,导致更多的胆红素被重吸收回血液中,加重黄疸的程度。

三、新生儿黄疸的诱发因素分析

生理因素

早产:早产儿的肝脏发育更加不成熟,其白蛋白含量低,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弱,同时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也较差。例如,早产儿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更低,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成熟水平,所以更容易出现黄疸,且黄疸持续时间较长、程度可能更重。

喂养因素

喂养延迟:新生儿出生后如果没有及时喂养,肠道蠕动减慢,胎粪排出延迟,这会增加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使胆红素重吸收增多,从而诱发黄疸。例如,一些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如早产、疾病等)未能在出生后尽早开始喂养,就可能出现黄疸加重的情况。

母乳喂养相关:母乳喂养可通过两种方式引起黄疸,即母乳喂养性黄疸(较常见)。母乳中可能含有一些物质(如孕二醇等),会抑制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使得胆红素的结合和排泄减慢,从而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不过,母乳喂养性黄疸大多为生理性黄疸,一般对新生儿没有危害,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

病理因素

血型不合溶血

ABO血型不合:如果母亲是O型血,胎儿是A型或B型血,母亲体内可能产生抗A或抗B抗体,这些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上的A或B抗原结合,导致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进而使胆红素生成过多,诱发黄疸。这种情况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不过多数病情较轻。

Rh血型不合:当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时,母亲在首次怀孕时可能会因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而致敏,产生抗Rh抗体。如果再次怀孕,且胎儿仍为Rh阳性时,母亲体内的抗Rh抗体就会进入胎儿体内,引起严重的溶血反应,导致胆红素急剧升高,引发严重的黄疸,甚至可能危及新生儿生命。

感染

败血症:细菌等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并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可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同时感染也会影响肝脏功能,使胆红素代谢紊乱,进而诱发黄疸。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引起的败血症,会使新生儿出现黄疸,且黄疸可能会随着感染的加重而迅速加重。

其他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也可能影响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引起黄疸。这些病毒感染可能是在胎儿期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或者在出生后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新生儿。

其他疾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有着重要作用。如果新生儿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肝脏等器官的功能发育,包括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从而可能诱发黄疸。

先天性胆管闭锁:这是一种胆管发育异常的疾病,胆管闭锁会导致胆汁排泄障碍,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在体内蓄积,引起黄疸。这种黄疸属于病理性黄疸,而且随着病情发展,黄疸会持续加重,大便颜色逐渐变浅甚至呈灰白色,尿液颜色加深。

新生儿肝炎:多种原因(如病毒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可引起新生儿肝炎,导致肝细胞受损,影响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进而出现黄疸。新生儿肝炎患者除了黄疸外,还可能伴有肝功能异常、肝脾肿大等症状。

四、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孕期保健

预防感染:孕期要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等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这些病毒感染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新生儿黄疸的发生风险。例如,孕妇应避免接触感染源,如患病的动物或人群,如果家中有宠物,要确保宠物的卫生和健康状况,定期进行检查和驱虫。同时,在流感流行季节,孕妇应尽量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可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合理饮食:妊娠期及哺乳期的饮食应清淡、营养丰富,避免进食刺激性、煎炸及影响乳汁分泌的食物。适当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保持心情舒畅。例如,孕妇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柠檬等,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胎儿的发育也有一定益处;多吃豆制品可以补充优质蛋白,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围产期保健

检测脐血胆红素:重视脐血胆红素对新生儿黄疸的预测价值,检测宝宝的脐血胆红素水平。对于脐血胆红素水平高的宝宝,要加强随访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预防窒息和感染: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吸净鼻咽部、口腔的分泌物和黏液,喂奶后应取右侧卧位,以减少溢乳、呛咳的发生;或者竖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出吸奶时吸入的空气,避免引起新生儿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同时,要勤换尿布,便后洗净臀部,预防臀部感染;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脐部有创面,要注意观察并重视脐部护理,及时消毒包扎更换,保持脐部干燥。

新生儿护理

早期喂养:早接触、早哺乳(生后1小时内进行哺乳)、勤吸吮(需增加哺乳频率,至少达到每日8 - 12次),加强母乳喂养以增加摄入量、促进胎便排泄、诱导肠道菌群早期建立、减少胆红素吸收。因为胎便中含有大量的胆红素,如果能尽早排出胎便,可以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黄疸的发生风险。

促进胎粪排泄:及时母乳喂养,推广新生儿抚触及新生儿游泳等措施,刺激肠蠕动,增加日排便次数和排便量。例如,新生儿抚触可以通过按摩新生儿的腹部等部位,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胎粪排出;新生儿游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肠道蠕动,帮助胎粪尽早排出体外。

建立肠道菌群:适当补充含双歧杆菌、嗜乳酸杆菌、粪肠球菌等的微生态制剂。这些有益菌可以帮助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内胆红素的代谢,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有助于预防黄疸。

日光照射:将患儿眼部使用黑色眼罩罩好,会阴部使用棉质尿布(黑色)包好,身体皮肤尽量裸露,每日日光照射6 - 8小时左右。不过需要注意,太阳直射会导致失水增加,也可将患儿置于病房内窗边,让阳光通过窗外散射照射到患儿背部、胸部及四肢,期间注意更换光照体位,同时注意补充水分。但要明确的是,日光照射只是一种辅助预防措施,不能替代其他正规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五、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光疗

原理:光疗是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如蓝光)照射新生儿皮肤,使胆红素发生异构体转化,由脂溶性变为水溶性,不经过肝脏的结合,直接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见、最安全的首选方法。

指征:对于胎龄≥35周的新生儿,可参照美国儿科学会(AAP)推荐的光疗参考标准或将血清总胆红素(TSB)超过Bhutani曲线第95百分位数作为光疗标准。存在高危因素(如同族免疫性溶血、出生后窒息、体温不稳定、新生儿感染等)、出生体重<2500g者可放宽标准;极低出生体重儿或皮肤挤压后出现瘀斑、血肿者可给予预防性光疗。

注意事项:在光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一过性发热、皮疹、腹泻等,还可能会影响母乳喂养,但一般都不严重,停止光疗后即可恢复。

换血疗法

原理:换血疗法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它可以换掉抗红细胞抗体及致敏红细胞,纠正贫血,迅速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指征

各种原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标准时均应进行换血。

严重溶血,出生时脐血胆红素>4.5mg/dl,血红蛋白<110g/L,伴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

已有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者无论胆红素水平是否达到换血标准或TSB在准备换血期间已明显下降,都应换血。

风险:换血疗法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等,所以需要严格把握指征。

药物治疗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确诊新生儿溶血病者可采用IVIG 0.5 - 1.0g/kg,必要时12h后可重复1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红细胞上的抗体受体来抑制溶血过程,从而降低胆红素的生成。

白蛋白:当TSB接近换血值,且白蛋白水平<25g/L者,可补充白蛋白1g/kg以增加胆红素和白蛋白的联结,减少血液中的游离胆红素,有助于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苯巴比妥:剂量为5 - 10mg/(kg·d),分2 - 3次服,连服4 - 5天,或肌内注射10mg/kg,每天1次,使用天数根据黄疸情况决定。苯巴比妥可以增加胆红素的结合和排泄,但使用时应注意其副作用,如有时会导致新生儿嗜睡,反应略差,影响对病情的观察。

益生菌:可促进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过程,降低肠道β - 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降低肠道pH值,促进肠蠕动,从而提高有效率、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值、缩短黄疸持续时间、缩短光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益生菌常作为新生儿黄疸的辅助治疗药物。

六、不同类型新生儿黄疸的特点

生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足月儿多在出生后2 - 3天出现黄疸,4 - 5天达到高峰;早产儿则在出生后3 - 5天出现,5 - 7天达到高峰。这是因为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生理特点有关,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长,胆红素代谢逐渐趋于正常,黄疸也会自然消退。

黄疸程度:轻者仅局限于面颈部,重者可延及躯干、四肢和巩膜,但一般黄疸程度相对较轻。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有一定的范围,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不超过220.6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不过,这一标准可能会因个体差异(如种族、地区、遗传、家族和喂养方式等)而有所不同。

伴随症状:一般没有其他临床症状,偶尔可能伴有轻度嗜睡和食欲差。大便色黄,尿不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良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会发生核黄疸(胆红素脑病)。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的一过性血胆红素增高现象,对于新生儿没有危害,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可自行消退。只要早期喂奶,给足奶量,刺激肠蠕动,肠道内建立正常菌群,有助于黄疸消退。

病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往往提示为病理性黄疸。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的胆红素水平需要一定时间才会升高到出现黄疸的程度,过早出现黄疸可能是由于某些病理因素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或排泄障碍。

黄疸程度: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20.6μmol/L(12.9mg/dl),早产儿大于256.5μmol/L(15mg/dl);或者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6μmol/L(1.5mg/dl);或者每天黄疸进行性加重,血清总胆红素每天以85μmol/L(5mg/dl)上升,这些情况都表明黄疸程度较重,超出了生理性黄疸的范围。此外,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呈橘皮色,或者皮肤黄色晦暗,也提示病理性黄疸。

伴随症状:病理性黄疸可能伴有多种症状,如精神萎靡、嗜睡或易激惹、吮奶无力、肌张力减低、前囟紧张、呕吐、不吃奶以及各种生理反射比较弱等。如果是由于胆道闭锁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大便色泽变浅呈灰白色,尿色深黄。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受累终生,甚至死亡。因此,一旦怀疑为病理性黄疸,必须尽快送新生儿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以便明确病因并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

母乳性黄疸

发病机制: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与母乳喂养不当,摄入不足导致胎粪排出延迟,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有关;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则可能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如孕二醇等)抑制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使胆红素的结合和排泄减慢有关。

特点:母乳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2 -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