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为什么运动完会恶心头晕想吐:运动完恶心头晕想吐的原因多样,包括低血糖、身体器官功能不适应、消化系统受影响、缺氧等

为什么运动完会恶心头晕想吐:运动完恶心头晕想吐的原因多样,包括低血糖、身体器官功能不适应、消化系统受影响、缺氧等

时间:2024-10-24 09:20:42阅读:

为什么运动完会恶心头晕想吐:运动完恶心头晕想吐的原因多样,包括低血糖、身体器官功能不适应、消化系统受影响、缺氧等

一、运动完恶心头晕想吐的原因

运动完出现恶心、头晕、想吐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一)低血糖

运动时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大增,特别是长时间运动时,仅靠体内现成的血糖是不够的,还需要氧化分解脂肪转化为葡萄糖来供能。但脂肪分解需要有氧条件且速度较慢,高强度运动后期接近无氧运动,如果不能及时补充糖分,就容易导致低血糖。一旦发生低血糖,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冷汗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休克甚至死亡。像长跑、马拉松、长距离滑雪、滑冰和自行车等项目中较常见运动性低血糖,女性更为多见。而且运动前处于饥饿状态时,出现运动性低血糖的几率更高,因为此时体内糖储备不足。

(二)身体器官功能不适应运动强度

缺乏锻炼或运动强度过大

如果平时缺乏激烈运动,或者运动强度突然超过自身负荷,人体器官的功能水平就难以适应。例如,呼吸节律可能会被打乱,导致体内供氧不足,进而引发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病后过早参加激烈运动、疲劳后运动或者睡眠不足时运动,也会引起头昏、头晕、头痛等症状。

体内能量不足

在锻炼一段时间后或者接近结束时出现头昏、头晕、恶心等症状,可能与体内热量不足、血糖含量降低有关。尤其是在外界温度过高或过冷的条件下运动,身体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来维持体温,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另外,在饥饿状态下参加长时间的锻炼,也容易发生头晕、无力、出汗、恶心等症状。

(三)消化系统受影响

运动量大时,大脑会自动将能量和资源分配给运动系统和肌肉,而消化系统等与运动无关的系统会被减慢或者停止。运动时身体会把大部分水分和能量分配给肌肉组织,消化系统因缺乏水分和能量,活跃程度减慢,从而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四)缺氧

运动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一旦缺氧,人体可能会有呕吐、恶心、呼吸急促等症状。当运动强度较大,呼吸不顺畅时,就极易导致气流逆行而上,引起反胃、干呕,严重的可能会因大脑供氧不足,出现头晕目眩的情况。

二、运动后身体不适的生理机制

(一)中枢疲劳机制

神经递质的变化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递质如5 - 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以及代谢物氨和细胞介素等是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神经生物学因素。例如,脑5 - HT浓度升高可能与运动性疲劳产生有重要关系,并且5 - HT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影响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的机能。当运动强度增大时,大鼠尾核DA代谢会增加,而NE和DA下降共同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的活动,从而导致中枢疲劳。另外,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血浆中ACH水平会下降,如果补充血浆胆碱水平或补充适当胆碱饮料,疲劳发生将会延迟,当中枢ACH浓度下降时中枢疲劳就会发生。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不平衡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是造成过度疲劳的主要机制。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各种生理机能需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行调节,如果这种调节失衡,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导致疲劳等不适症状的出现。

(二)外周疲劳机制

神经 - 肌肉接点

乙酰胆碱是调节运动神经末梢及纤维之间的必须神经递质,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不足会导致运动终极板的去极化过程不出现,使骨骼肌不能产生收缩,这一现象称为“突触前衰竭”。ACH在接点后膜堆积,导致后膜持续性去极化的代谢障碍,引起做功能力下降。

肌细胞膜

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血脂游离脂肪酸和儿茶酚胺的浓度升高、胰岛素浓度下降、肌细胞失钾等都会对酶的活性产生潜在影响,从而引起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降低了动作电位峰的高度和传导速度,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

肌质网

肌质网的生物化学功能是调节胞浆内钙离子的浓度。钙离子的转移包括肌质网钙离子的释放和重摄取。肌质网钙离子的释放导致胞浆中钙离子不足,可引起兴奋收缩脱偶联,从而影响肌丝的滑行。当肌质网对钙离子重摄取能力下降时可表现为肌纤维舒张期的延缓,进而影响横桥的摆动频率。

自由基损伤学说

高强度或衰竭运动导致机体自由基代谢增强,氧自由基与膜性结构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脂质过氧化物,可破坏膜结构的完整性和正常生理功能,并可能参与运动性贫血和血红蛋白尿、血清酶和肌蛋白升高、肌肉疲劳、延迟性肌肉酸痛等病理性改变。

三、哪些运动容易导致运动完恶心头晕想吐

(一)长时间耐力型运动

长跑和马拉松

这类运动持续时间长,对能量的消耗极大。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糖原储备会逐渐减少,如果没有及时补充糖分,就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进而导致头晕、恶心、想吐。例如,半程马拉松以上的距离,光靠现成的“血糖”已经远远不够,还得依靠脂肪转化为葡萄糖来供能,而这个转化过程相对较慢,一旦供能不及时,就会引发不适症状。

长距离滑雪和滑冰

这些运动同样需要长时间持续的体能输出,在寒冷的环境下,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这就增加了能量消耗的速度。而且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不方便及时补充能量,所以也比较容易出现低血糖等导致的头晕、恶心、想吐的情况。

长距离自行车

长时间骑行会使身体疲劳,并且由于骑行姿势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呼吸的顺畅性,导致供氧不足。同时,长距离的骑行也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容易引发低血糖等问题,从而出现恶心、头晕、想吐的症状。

(二)高强度间歇运动

快速骑动感单车(高强度间歇)

在快速骑动感单车时,运动强度较大,身体需要在短时间内适应高强度的运动负荷。这种突然的高强度运动可能会导致呼吸急促,打乱呼吸节律,使体内供氧不足。而且高强度运动对能量的需求迅速增加,如果身体不能及时提供足够的能量,就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状,进而引发头晕、恶心、想吐的现象。

跟着fittime做登山跑(高强度间歇)

登山跑是一种较为剧烈的运动,需要身体在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的上下运动。这会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如果身体器官不能适应这种高强度的运动,就容易出现头晕、恶心、想吐的症状。同时,高强度的运动也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三)力量训练

杠铃深蹲等大重量训练

在进行杠铃深蹲等大重量训练时,身体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在下蹲起来的过程中,会对身体的血液循环产生较大影响。当突然站起时,血液可能无法及时供应到大脑,导致大脑短暂性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的症状。而且大重量训练对体能的消耗也很大,如果在饥饿状态或者体能储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容易引发低血糖,进而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

四、如何避免运动完出现恶心头晕想吐的症状

(一)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饮食

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

尽可能于饭后1 - 2小时内参加运动,这时人体内血糖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避免空腹运动,如果有清晨锻炼习惯的人,如要空腹运动,在运动前或运动中适当加餐和补充糖分。例如,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香蕉、面包等。大运动量的活动结束后,进食量要适当增加,以补充身体消耗的能量。

运动前补充能量

在进行长时间运动或比赛前,应适当补充高热量食物,如巧克力。巧克力在运动前15分钟补充适量的,不但有助于运动中的能量供给,还有助于运动后体力的恢复。人体在整体运动中要消耗大量的糖原,运动前吃巧克力,可以增加肌肉中的糖原储备,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延缓疲劳。香蕉也是很好的选择,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营养素,容易消化吸收,所含能量高,可以给健身者提供足够的能量,并且能持续饱腹感,不会在健身时感到饥饿,还不会导致人体血糖值升高,可以起到有效燃烧脂肪的作用。

(二)控制运动强度和循序渐进

了解自身运动能力

在进行高强度运动之前要进行预适应,了解自身的运动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适应。平时体质较弱没有锻炼基础的患者,不要突然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特别是空腹饥饿时更要注意。例如,如果之前没有长跑的经验,不要一开始就尝试长距离的跑步,可以从较短的距离开始,逐渐增加跑步的距离和速度。

避免过度运动

运动强度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调整,避免过度运动。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感觉身体不适,如呼吸急促、头晕等,应及时调整运动强度或者停止运动。不要为了追求快速的健身效果而过度强迫自己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这样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不良反应。

(三)做好热身和整理运动

充分的热身活动

准备活动做得充分,可以避免激烈运动带来的头晕、头痛等现象。热身运动可以使身体的各个器官和肌肉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运动强度,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为身体提供更多的氧气。例如,在跑步前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关节活动,如转动脚踝、膝关节,以及快走等热身活动。

适当的整理运动

运动结束时不要马上停止,应进行一些恢复性运动,常见的有伸腿、抬腿、弯膝、伸臂、弯腰等,长跑后可步行一段,直到心率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整理运动可以帮助身体平稳地从运动状态过渡到休息状态,避免因突然停止运动而导致血液回流不畅等问题,从而减少头晕、恶心等症状的发生。

(四)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运动前适量饮水

在运动前适量饮水,使身体保持充足的水分。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当感到口渴时,身体可能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了。一般建议在运动前1 - 2小时饮用500 - 600毫升的水。

运动中补充水分

运动过程中要适当补充水分,保证身体基础代谢。可以根据运动的强度和时间来调整补充水分的量和频率。例如,在长时间的运动中,每15 - 20分钟可以饮用150 - 200毫升的水。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下运动,水分的补充量要适当增加。

五、运动完恶心头晕想吐与身体疾病的关系

(一)低血糖与身体疾病

低血糖本身是一种身体的异常状态

运动性低血糖症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由于血糖降低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冷汗等不适的现象,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或者死亡。低血糖的发生与身体的糖代谢调节机制有关,如果身体不能及时将储存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或者在运动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补充糖分,就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例如,一些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后,如果没有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就很容易出现低血糖。他们在运动时需要更加谨慎,不宜在服药后血糖下降的时候去运动,餐后60 - 120分钟锻炼最佳,并且在运动时要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低血糖情况。

低血糖可能掩盖其他疾病症状

运动过程中或运动之后出现昏迷的原因还包括脑卒中、严重高血压、中暑等。如果仅仅将昏迷等症状归结为低血糖,可能会延误对其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如,一个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运动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甚至昏迷的症状,可能是由于血压突然升高引起的脑部血管问题,而不是低血糖。所以一旦出现昏迷等严重症状,需要由医生进行评估和判断,不能盲目地进行糖分补充。

(二)其他疾病与运动后不适

心血管疾病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运动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在运动后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想吐等症状,这是因为心脏无法为大脑等重要器官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例如,冠心病患者在运动时,冠状动脉可能无法满足心肌对氧气的需求,导致心肌缺血,进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使身体其他部位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贫血

贫血患者由于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导致氧气运输能力下降。在运动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增加,而贫血患者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容易出现缺氧症状,如头晕、恶心、想吐等。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由于铁元素缺乏,影响了血红蛋白的合成,在运动后更容易出现身体不适症状。

耳部疾病

耳部的一些疾病,如耳石症、梅尼埃病等,会影响人体的平衡感和内耳的血液循环。在运动后,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平衡状态发生变化,可能会加重耳部疾病的症状,导致头晕、恶心、想吐等现象。例如,耳石症患者在运动后,耳石的位置可能发生变化,刺激内耳的感受器,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