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为什么是白日(大家都知“红日”,那“白日”又是什么,为何说“白日依山尽”?)

为什么是白日(大家都知“红日”,那“白日”又是什么,为何说“白日依山尽”?)

时间:2024-07-16 11:07:20阅读:

为什么是白日(大家都知“红日”,那“白日”又是什么,为何说“白日依山尽”?)

小学的时候就会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但是从来没想过,这首诗的第一句里居然存在“可疑之处”,那就是“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

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这句诗写的是诗人登上鹳雀楼之后,看到的“太阳缓缓从山边落下”的场景。

但是现在又有人指出:夕阳应该是血红色的,而不是白色的,所以教科书上对这句诗的解读整个都错了,其实“白日依山尽”不是在写日落,而是在写日落。

针对这个问题,我去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学者们的意见分成两派。一派坚持“白日”就是在写日落,另一派则列举各种理由,想要力证“白日”其实写的就是“朝阳升起”的场景。

那么,他们双方各自都有什么样的“精彩”论据呢?

先出场的是反方,他们从落日的颜色描写,鹳雀楼的地理方位,以及“尽”字的新解说起。同时引用了两位清代学者的看法来论证,“白日”写的不可能是夕阳,其看法大致如下:。

首先,反方认为“白日”一句写的如果是太阳落坡的景色的话,就与整首诗歌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的风格不符合了。

这首诗本来写得意境开阔,景象也宏大,“更上一层楼”更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拼搏的感受。但是如果说开始写夕阳,就会让人产生一种衰败,泄气的感受,因此“白日”定有它解。

其次,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里面,写夕阳时一直喜欢采用红色。

比如白居易《暮江吟》中写夕阳映照下的水面,用的是“半江瑟瑟半江红”,杨慎在《临江仙》也有名句“青山依旧有,几度夕阳红”

不光夕阳是红色的,就连朝阳也有写作“红日”的。比如宋代秦观有词云:“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偏偏这王之涣在这里,没用“红”而改用“白”

由此我们可以反推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太阳是从西北方向升起。这样的结论,显然是不符合自然常识的。

最后,关于“白日”是写“朝日”的说法,在清代已经有人发现了。清人王翼云在他的《古唐诗合解》中为王之涣这首诗作注时说:。

楼前所望者,中条之山。其山高大,日为所遮。本未尽而若依山尽者,山高可知。

鹳雀楼上可以看到的山是当地的中条山,这座山非常高大,所以把初升的太阳给遮住了。本来不是日落时分,偏写作“依山尽”,就是因为山太高了。

清人章燮注疏《唐诗三百首》也说:。

言蒲城之高,四远空旷,游目堪驰。仰而视之,日之所至,无所不见者,为高山阻隔,故曰“依山尽”

中条山在蒲城附近。这里地理位置很高,从城中仰望中条山,太阳照到的地方都能看见,但是太阳被高山阻隔了,挡住的地方就看不到,所以说“依山尽”

鹳雀楼东南有中条山,其最高峰名雪花峰,峰顶极高。早上日出,太阳上升到了山峰的尽头,更高的地方就看不见了。

下面再来说一下正方,也就是坚持说“白日”是在写日落的一方的说法。反方引用清代两位学者对该诗的注解,提出“白日”是写太阳--。

而正方也引古代诗歌来证明,“白日”这个词“自古”就是用来写“夕阳”的。譬如,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有一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就是写夕阳下山时,日月交替的场景。

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也有,“秋风发微凉……白日又西匿”,杜甫也有“秋江白日落欲尽”等名句。

另外,反方说中条山很高,所以王之涣才会在诗中写太阳升到山的“尽头”,最后被山挡住看不到了。但是不管中条山多高,太阳始终都会爬到比山顶更高的位置,又怎么会看不到呢?

还有一些人避开了“白日”是对日光的颜色描写的思路,提出“白日”不是指太阳,而是指“时间”,整句诗的意思是说“白昼就快要过去了”双方的说法,谁对谁错,也不太好判断。

比如正方说,“白日”写夕阳,举了很多古诗为例,但是古诗原来也有用“白日”写日出的。比如唐人《登单于台》一诗中就写“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这显然是写的朝阳。

反方说“夕阳是红色”,正方同样提出了相反证明。有人从新闻报道中引用事实证明,现实当中的日落,有时候就是“白色”的。

并且古诗里写夕阳也不一定会用红色,也有用金色的。金色比较淡的时候,就和白色也很接近。

鹳雀楼距离中条山仅仅十五公里远,有一点太近了。我们都知道,在鹳雀楼的位置是根本看不到黄河入海口的。

王之涣之所以要在这首诗中写“黄河入海流”,其实是为了从横向上延展诗中描写的场景的宽度。

那么,王之涣在写下“白日依山尽”一句时,为什么不选择描写更加遥远,和“大海”一样,实际上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的渭河平原以西的山脉呢?

如果你承认诗歌是需要夸张的想象力的话,那么就应该承认王之涣诗中的“山”是和“海”一样的虚写,它根本就不是现实里的中条山。

因为中条山比起从鹳雀楼前的“黄河”到大海的“入海口”这种程度的横向距离来说,“实在是太近了”,不够遥远。

如果说王之涣想写一首景象宏大,视野开阔的诗,那么他就不可能把这幅山水画在横向上无限扩展的同时,在纵向上限定到一个这么逼仄的范围。

其实王之涣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是偶然兴起,在傍晚时落登上了这座楼。因为遇到太阳下山的场景,他很想看到自己目力所不能达到的远方,于是自然产生了“更上一层楼”的念头。

不过他们认为,王之涣看到的中条山在山西省南部,它的主峰雪花峰海拔才1994米,整个山脉最高处海拔达2300米以上。

雪花峰看上去似乎非常高,其实连山西省的高峰的前十名都排不进去。山西省最高的山是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61米,五台山大概是在鹳雀楼的东北方向。

如果按照清人对唐诗这种“机械”的研究方法,王之涣如果想写日出,那么他为什么一定要写中条山,而不去写五台山呢?其实就算写的是五台山,还是存在问题。

那就是王之涣在写下一句“黄河入海流”的时候,视线是由西向东流动的,所以按理说他写第一句的时候,视线移动的方向就不应该也是在“东边”

因为两句话的观察地点如果相同,都是在写“东边”的自然场景,那么就会显得一点“顺拐”因此他第一句诗提到的山,就应该出现在相反的方向,即“西方”

山在西方,太阳也出在西方。那么,太阳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在西方呢?答案自然就是日落时分了。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