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为什么叫日上(古代历法科普:古人都是如何看时间,和安排日常起居的?)

为什么叫日上(古代历法科普:古人都是如何看时间,和安排日常起居的?)

时间:2023-11-17 08:25:54阅读:

为什么叫日上(古代历法科普:古人都是如何看时间,和安排日常起居的?)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古代历法》。

昨天,灵遥在研究「年」的来历时,发现了三个有趣的东西,分别是月亮年、太阳年和农历年,也随之想起了我去年11月在河南旅行时,在登封见到的古观星台。

现在,我们开始吧~。

现在问起一年有多少天,相信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很轻松地回答 —— 「365天,闰年多一天,366天。」。

毕竟,有了科学仪器和地理知识的帮助下,想要测出一个回归年,也就是太阳折返南北回归线的有多少天,那实在是太简单了。

但是,在晋代,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开始,古人们都认为,冬至时太阳总在一定的位置上,是古代先贤测定的,是万世不能改变的。

于是,他在把古今对冬至中天星宿的观察记录做了对比后,发现唐尧时期冬至黄昏天中天星宿为昂宿,而2700年之后的西晋时期,冬至黄昏中天星宿却在东璧。

这个现象,后来便被他定义为「岁差」,也就是一个天体的自转轴因为重力的作用导致在空间中缓慢持续的变化。

于是,他便在观测站上,立起了一个八尺高的「圭表」,来测定回归年的长度,也就是太阳折返南北回归线的时间,然后用「浑仪」等测角器测定太阳在恒星间的位置,开始研究太阳一年运动的快慢变化,来测定岁差。

最终,他便根据自己实际测量和计算结果,首次证实了「岁差」的存在,同时求出了冬至点每100年往西移动1度,为后来创造《大明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完了历法后,灵遥想和大家聊聊,这些年突然爆红朋友圈的「二十四节气」。

不过,这个二十四节气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又因为我国自古以来便是农耕大国,农民的播种收割都是沿用二十四节气里的知识,因此,古人便把二十四节气里名称里的一个字,编成了一首歌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

对应的,便是二十四节气里的,。

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说起一天有多少个小时,相信任何人都能够自信满满地回答 —— 「当然是24小时啦。」。

不过,你如果告诉一个古人,一天分别有24小时,那么,人家多半会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你。因为,人家那时候,才不用24小时呢,都用十二时辰。

那么,十二时辰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这里,我们便要先说到秦汉流行的16时制,也就是把一天给均分为16个时间段。

据说,那时候有一种叫做蓂荚的奇妙植物,它每天长一片叶子,至月半共长15片叶子,以后每天掉一片叶子,至月底正好掉完。

于是,东汉时期接触的科学家张衡,便受到了「蓂荚准时落叶」的启示,发明了一种叫做「瑞轮蓂荚」的仪器,用机械的方法使得在一个杠杆上每天转出一片叶子来,月半后每天再落下一片叶子,用来记录月相和日期。

不过,在此期间,除了16时制,基于「地支」的十二时辰也在同时使用。

根据汉代哲学家王充在《论衡》里谈到的,「一日之中分为十二时,平旦寅,日出卯也」,便可以看出,在当时十二时辰之名和十二地支已经配合好了。

只不过,汉代用的「十二时辰」,与现在我们听到的「地支十二时辰」又有所不同,汉代的那个是官方名字,我们现在说的「十二时辰」则是它分别对应的「十二地支」。

夜半。

又名「子夜」,与地支里的「子时」相对,时间是夜里11点到凌晨1点,因为多有老鼠趁着夜深人静,频繁活动,故称为「子时」。

2。 鸡鸣。

又名「荒鸡」,与地支的里的「丑时」相对,时间是凌晨1点到凌晨3点,因为古人的一天是从拂晓来临,听到鸡叫开始的,这个点又是「鸡叫」时分,可见古人起床大多在凌晨3-4点左右。

3。 平旦。

又名「早晨」「黎明」,与地支里的「寅时」相对,时间是凌晨3点到凌晨5点。这个点,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前,天刚蒙蒙亮,也就是现在的黎明之时。

4。 日出。

又名「日上」「破晓」,与地支里的「卯时」相对,时间是从5点到7点,指的是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一段时间,给人生机勃勃之感。

5。 食时。

也叫「早食」,与地支里的「辰时」相对,也是古人吃早饭时间,时间是从早上7点到9点。

6。 隅中。

也叫「日禺」,与地支里的「巳时」相对,时间是早上9点到中午11点左右,此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

7。 日中。

也叫「日正」「正午」,与地支的「午时」相对,时间是从11时至13时。上古时期,这也是人们带着货物去集市里交易的时间。

8。 日昳。

也叫「日跌」「日斜」,与地支的「未时」相对,时间是13点至15点,正值太阳偏西,初见于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天官书》。

9。 晡时。

也叫「夕食」,与地支里的「申时」相对,此时太阳偏西,时间是15点至17点,也是古人吃第二顿饭的时候。

10。 日入。

也叫「日没」「日落」,与地支里的「酉时」相对,字面上的意思是太阳落山的时候,大概是17点到19点。

在古代,因为没有电灯等照明设备,因此,人们又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

11。 黄昏。

也叫「日夕」「日暮」,与地支里的「戌时」相对,时间是从19点到21点。此时,人们忙碌了一天,也该准备休息了。

12。 人定。

也叫「定昏」,与地支里的「亥时」相对,时间是21点到23点。这也是一昼夜里最后的一个时辰。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日常活动,安歇睡觉了。

总而言之,十二时辰是反映太阳--西落,和古人每日生活作息的重要体现,对现在的史学研究和养生,都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便是全书的内容。

虽然,有了电子设备的帮助下,越夜越美丽也不再是难事,但是,灵遥仍然希望我们能够向古人学习,顺应自然规律,好好生活。

祝好。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