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坐公交车,公交司机进站时非常喜欢用点刹,伴随着司机右脚对刹车踏板的高频率输出和“噗嗤”的排气声,公交车最终平稳地停了下来。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公交车进站时之所以用点刹是为了防止刹车抱死,因为早些年公交车没有ABS,所以司机只能以点刹的方式模拟ABS工作原理来避免刹车抱死。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大多数公交车司机选择点刹并非是怕刹车抱死,而是为了刹车更平稳,或者单纯是为了排气降低气压而已。
公交车使用的是气刹,靠压缩空气驱动的。虽然气刹制动力非常大,但其刹车力度也是受刹车踏板控制的,刹车踏板踩得越重制动力越大。而公交车自重都特别大,想让它彻底抱死必须用力把刹车踩死。但公交车上有很多站立的乘客,别说一脚踩死刹车了,就是稍微踩重点乘客都很容易站不稳而摔倒。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如果乘客投诉,公交司机是要受处罚的。
所以说公交司机在进站时除非有紧急情况不得不踩死刹车,否则他们完全没必要那么用力去踩刹车,既然如此自然也不可能存在刹车抱死的情况了。
既然进站时点刹不是为了避免刹车抱死,那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般公交公司规定公交车进站时车速不得高于15公里/小时,如果按这个速度进站,那么司机很容易就能平稳地把车停下。因为车速越低,需要的制动力越小。
但现实中很少有司机能按规定操作,都是以比较高的速度进站,这时候想要在较短的距离内停稳就需要更大的制动力。这种情况下想要尽量平稳制动就应该先轻踩刹车然后逐渐增加制动力。但气刹很不容易控制,刹车踏板稍微踩多点制动力就会大幅度增加,很难像油刹那样平稳控制。而点刹就可以让刹车尽量平稳。
进站踩第一脚刹车的时候司机并不会用很大的力,而是轻轻点一下,这样乘客不会感觉到太颠,而且也会下意识地扶好站稳。然后司机会松开刹车,此时车轮上的制动力会下降但不会完全消失。因为刹车分泵需要把活塞里的空--出去才能使制动力彻底消失。所以松开刹车的间隙乘客身体前倾的姿态会有所缓解,同时制动力又不会完全消失,乘客感觉会更平稳。
然后司机会踩下第二脚刹车,踩第二脚刹车的时候司机会以第一脚刹车的制动力为参考适当增加踩刹车的力度,由于两脚刹车间隔时间极短,所以踩第二脚刹车的时候车轮上的制动力并没有完全消失,因此第二脚刹车即使更重,突兀感却不会特别强烈,自然也不会让乘客感觉到特别不舒服。
而且在点刹的过程中司机一直都在根据车辆的减速状况控制着每一脚点刹的力度,最终公交车就会以更平稳的过程和姿态完成进站停车。
气刹主要由各种控制阀、气泵、储气罐和管路组成。气泵安装在发动机上,随着发动机一直工作,给储气罐打气,保证刹车系统有足够的气压。
但汽车行驶中长时间不踩刹车的话储气罐的压力会越来越高,而气泵是随着发动机运转的,不可能停止打气,为了保证储气罐的压力不至于过高而发生危险,气刹系统上还有一个排气阀,当系统压力超过安全值的时候排气阀会自动打开释放过多的压力,以保证安全。
以前经常能见到一些公交车进站时点刹,出站起步前司机会在原地猛踩一阵刹车,然后才起步。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都能判断出来这辆车是有问题的,司机原地踩刹车就是为了排气。
而如今很多城市的公交车都是自动挡或者新能源和混合动力,操作起来更轻松精准,所以这些年公交车进站时几乎再也听不到那熟悉的点刹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