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为什么叫黄冢(老赵楼村的“红色往事”)

为什么叫黄冢(老赵楼村的“红色往事”)

时间:2023-11-13 08:41:50阅读:

为什么叫黄冢(老赵楼村的“红色往事”)

从商丘市区出发,沿商亳高速公路南行30余公里,就到了“木兰”站下路口。之所以叫木兰,那是因为古代赫赫有名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将军的故里就在此。再东行七八公里,就是黄冢乡。在黄冢乡,也有一个村庄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被誉为“红色掩护村”的老赵楼村。

老赵楼村现有三百多户人家,人口1200多人。以出产优质黄梨和花生等而富足。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个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这个村庄的红色记忆逐渐展开了她历史的画页。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虞城南部成为我党发展抗日力量的地方。黄冢地理位置特殊,南与安徽亳州相邻,西距商丘县20多公里,东与夏邑县搭界,北20多公里有陇海铁路贯穿,是个打游击、储兵员的理想之地。与黄冢集只有几里之遥的老赵楼村当时有百十户人家,周围有寨墙寨沟环绕,并且群众思想觉悟高,青壮年参加抗战队伍的不少,自热而然地就成了我党活动的可靠落脚点和游击队员的“密营地”有负伤得病的抗日战士,通过秘密交通线转送到这里,安顿到“堡垒户”家养伤治病。那时候,收治一个抗日战士是要冒着极大风险的,可老赵楼村的村民却不怕。他们对待伤病员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拿出仅存的几个鸡蛋和一瓢白面做出各种饭食以增强营养,翻出舍不得用的布线为伤病员缝补衣裤。

1941年左右,我地方部队在老赵楼村建起了军械修理所,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我党在豫东乡村建起的第一个军工企业。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秋,从鹿邑转送到老赵楼村32名解放军伤员。赵明金把这些伤员分配到各家各户,每户人家护理一至两名伤员。妇女们为伤员熬药、擦洗伤口。为了防止敌人的“清剿”,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动手,挖了32个地窟,里面铺上门板,上面堆成坟土模样,留上一个出气孔。如果--军队来了,他们就马上把伤员藏在里边。

这些假坟都设在寨沟外,隐没在庄稼地里。上面覆以浮土,一场雨下来,草籽发芽,几天后便绿叶葱葱,随风飘动,看上去与真坟无异。假坟下部设有暗门,带有机关,熟悉的人才能打开。有了这些“地堡”,一遇紧急情况,伤病员马上可以转移到这里隐蔽。这些假坟不但可以--,也可隐蔽机械设备。

在老赵楼村乡亲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掩护下,敌人多次来“扫荡”,终因找不到线索而悻悻而返。这些伤病员陆续康复后再赴战场,有的血染沙场为国捐躯,有的建功立业迎来新中国成立的曙光。不管逝去的或活着的,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鲜明的符号——那就是老赵楼村。临别时,他们有的泪流满面,紧抓著赵明金的手动情地说:“是老赵楼掩护了我们给我们了第二次生命,我们当奋力杀敌以报答。”

由此,“红色掩护村”的名声传播开来。

赵明金,1888年农历八月出生,黄冢乡最早入党的农民之一。因为当时所处的环境复杂,他的--是不对外宣泄的,所以人们只知道他是个“村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和他的儿媳妇赵冯氏积极投身于支前活动中,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动员全村的老百姓踊跃参军参战,勒紧裤腰带支援前线。1948年麦收后的一天,驻扎在商丘的--反动派军队突袭了老赵楼村,赵明金及赵冯氏等十余人没来得及转移,被围捕。在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之下,没有一个人吐露真情。敌人见毫无收获,只得草草收兵。因受到非人的摧残,已怀有几个月身孕的赵冯氏不久撒手人寰。

一年后,赵明金也去世,终年60岁。

赵明金去世后,老赵楼村的群众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继承老村长的遗志,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倾其所有积极支援伟大的解放战争。在睢杞战役和淮海战役期间,他们组成担架队、小车队往前线运送给养和布鞋等。

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有人前来寻找“老赵楼”可因记忆有误或地名错记等诸多因素,这个“红色掩护村”始终镶嵌在岁月的深处。因为她太普通了,就像豫东所有的村庄一样。

时光流转,七十多年过去了。如今,老赵楼村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寨墙寨沟已不复存在,取代它们的是新楼瓦舍。军械修理所旧址建起“爱国教育展基地”,旁边就是一座现代化的扶贫车间和卫生室。村室前的广场绿树花坛环绕,十分雅静。广场上有一个塑像引人注目,表现的是三个村民抬担架救护伤员的形象,其中一位是女性。塑像的背景是一组组墙画,反映的是战争中军民同仇敌忾的内容。端详着这立体塑像,使人联想到很多很多,还有古代的花木兰。这“一古一今”构成了“家国情怀”的生动诠释。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