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为什么叫中出(乐由中出 礼自外作)

为什么叫中出(乐由中出 礼自外作)

时间:2024-07-13 17:04:56阅读:

为什么叫中出(乐由中出 礼自外作)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对音乐非常重视,他承袭古代乐教传统,同时赋予音乐以新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论语》中记载了不少孔子有关音乐的言论,可管窥他的音乐观点、修养及趣味。根据史书记载,孔子曾跟随鲁国著名乐师师襄子学习鼓琴,他不满足于仅学会技巧技法,“得其数”,还要“得其志”“得其人”《论语·述而》中载:“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如果在这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此处“哭”指“吊哭”,古时有“吊于人,是日不乐”“哭日不歌”的礼制规定。这句话也可以从反面理解,就是说,如果不是“哭日”,孔子几乎天天喜欢唱歌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表达出一种艺术心情,一种融道德和艺术于一体的人生境界。孔子与当时的乐人多有交往。他很重视音乐教育,认为乐教和诗教、礼教密不可分。

孔子不仅音乐修养高,还在音乐整理方面作过重要贡献。他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乐正”即整理音乐,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正乐章,确定不同音乐的适用场合,二是正乐音,对音调、节奏都给予符合其功能的定位。不仅如此,《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孔子整理音乐做的是诗、乐、礼合一相辅相成的工作。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于陈蔡之野,“讲诵弦歌不衰”他在危难困厄之际,以音乐表达自己的精神寄托和矢志不渝的意志。

美与善、仁与乐的统一。

美与善的统一是孔子经由他本人对音乐的体验而对音乐艺术的基本看法。“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韶即舜乐,孔子对韶乐评价极高,认为它尽善尽美,达到艺术和道德完美统一的至高境界。那么,音乐美的标准是什么呢?从《论语·八佾》中孔子对《关雎》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可以看出来,不淫不伤的音乐就是好音乐,也就是合乎“中”,“故乐者,中和之纪也”从中和之美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孔子不喜欢郑乐,就是因为“郑声淫”

孔子所谓的“尽善”是就仁的精神而言的,孔子所认为的理想的音乐是美与仁的统一,即乐中有仁,仁中有乐,乐是仁的表现、流露,仁是乐的内涵、根底。孔子认为韶乐“尽善”是因为它表现了尧舜仁的精神思想,二者完美融合统一在一起。“歌乐者仁之和也”,乐和仁的和谐、会通、统一是儒家所认为的音乐的最高境界。

音乐对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儒家重视音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能够有力促成高尚人格修养的形成,是达到仁的人格完成的重要途径或工具。“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孔子所认为的君子人格达成的三个阶段,起于诗教,中间是礼教,完成于乐教,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比如礼乐,礼侧重仪容举止,行为规范,要合乎君子风度,但礼离不开乐,古代宫廷很多仪式都有音乐伴奏,用来烘托气氛,庄严肃穆之音令人改容易色,举止愈发规矩。“乐由中出,礼自外作。”礼是外在的规矩规范约束的结果,相对比较容易做到,乐是发自内心产生的,难度更大,所以放在最后。“成于乐”,在乐教中完成、完善,而乐教实质是经由艺术的情感教育,诉诸人的心理、情感,去体味、体会、体验,使人在愉悦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和人生境界的提升,成为君子。

在孔子看来,最能打动人心、最能改变人性的,莫过于音乐,因此他以乐教为最高层次。他讲课培养弟子,总是置乐器于旁,诵咏歌舞,“弦歌之声”不绝。孔子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乐教的美的教育,事实证明他的教育方法是成功的,培养出一批优秀弟子。《论语》里那篇著名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和弟子们问答人生志向,曾晳“鼓瑟”伴奏,孔子问到他时,“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他回答人生志向是“莫春者……咏而归”,得到孔子赞许。可以看出,孔门无论是“侍坐”时还是春游时都离不开音乐。宋代儒学家朱熹在《集注》中将曾晳的人生志向发挥、描述为如下境界:“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而此种境界的达成离不开音乐的助力。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