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究竟是什么人得罪老天爷了,今年的天气出奇地热,热得都能让人光屁股了。
“屁股”这个部位比较特殊,光不得。即便用嘴说一说也不雅,招人嫌。可很多时候不说还不行,于是,各地方言难免会用不同的形式表示,或避讳,或存古,或“王顾左右而言他”——借他物来指代。
雕塑。
我的家乡山西省平定县,地处太行山深处,这里的方言古香古色,人们管屁股不叫屁股,而是叫“叾”
雕塑。
这个字虽然笔画简单,认识的人还真不多,而且它的读音也比较古怪,如果不是晋语区的人,未必能把音读准了。
那么,这个“叾”字怎么读呢?什么意思呢?它和屁股又是怎么拉扯上的呢?
叾,普通话读作dū,可是在晋语中,“叾”这个字的读音,与普通话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在山西平定方言中,“叾”字的发音大致同“夺”,再带上个极其短促、却非常明显的尾音“额”
叾,普通话读作dū,意思是屁股。
如果用汉语拼音表示,则为duep。这个-p,是一个塞音韵尾,属不送气音,发时无需出声,只要将舌头放在准确的位置上,并协助喉咙把尾音e“吃掉”就可以了。
这种急促且短、一发即收的发音方式,就是传统音韵学中常说的“入声”
古汉语是“四声四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而现代普通话,乃至绝大部分官话方言中,入声已经消失不见了,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即“妈麻马骂”这“三声四调”
山西民居。
因此,官话区的人不经训练,是读不准入声字的。但这对于绝大多数山西人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晋语区的人们日常说话,几乎每一句都会有入声调,并有喉塞韵尾,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也正是因为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毗连的内蒙古中西部黄河以东、陕西省北部、河北省西部、河南省黄河以北等地区的方言保留了入声,所以在1985年的时候,这些地区的方言被定义为“晋语”,并从北方官话中划分出来、独立成区,由次方言升格为一级方言。
那么,“入声”究竟是什么呢?对此,学界争论较多。
有的学者说它是古汉语的四种声调之一,但又不像其他声调那样以音高作为声学依据,而是以短促为其主要特征。
有的学者说它不是一种声调,而是由于音长较短及收音之不同,这一点与其他三声是不一样的,即所谓的“入声非声”
也有学者说它有韵和调两种内涵,两种入声“形影不离”
这种过于专业的学术性解释,对于普通读者来讲,实在是不好理解,琢磨半天也弄不懂到底说了个啥。
山西民俗:闹社火。
弄不懂没关系,咱们只要把握住入声的两个主要特征、知道怎么读就可以了:一是发音短促,二是塞音结尾。正如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所云:“入声者直而促。”明朝释真空和尚《篇韵贯珠集?玉钥匙歌诀》亦云:“入声短促急收藏。”这个“急收藏”,就是指“塞音结尾”
由于入声的发音急促且短、激昂有力,尾声似乎被吃掉了,像爆炒豆子叭叭作响。所以,也有人把入声叫“爆破音”,就是声门紧闭,造成对气流的阻塞,在连续的语音中,形成一瞬间声音的突然静止,或突然爆发。
岳飞塑像。
山西历史上出过许多大诗人,如白居易、柳宗元、王之涣、王昌龄、温庭筠、元好问、王维、王勃、卢纶,王翰……“元曲四大家”中有三位是山西人:关汉卿、白朴、郑光祖。
在今天,南方地区的吴语、粤语、赣语、闽语等方言还保留着入声,江淮官话、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也保留入声。但是在北方地区,只有山西及毗连地区的晋方言区保留入声。
“叾”字,其实是个讹字,也就是错别字,其正确写法应该是“口”
“叾”字的正体。
南朝梁顾野王《玉篇》云:“都谷切,音笃。俗?字。尾下窍也。”是说“口”字的读音为“都谷切”,读作“笃”,是“豚”字的俗写,意思是--。
北宋官修字书《广韵》亦云:“?,丁木切。尾下窍也。或作?,俗作口。”这里的“丁木切”,是说“?”字读音为“笃”
“尸”字的演变。
小篆“尸”
“口”“?”二字,一俗一正,最早见于《玉篇》,当为两汉魏晋时的用字。到了北宋,《广韵》又收录了一个介于口与?的“?”字。到了辽代,僧人行均《龙龛手鉴》也收录了一个与“?”形近的“口”字,并解释说:“口,俗。口,今。”
“口”字,在《玉篇》时代是俗字,到《龙龛手鉴》时代,就变成了今字,也就是正字,且又另造出一个俗字“口”
“?”字的异写。
那么,什么是正俗字呢?
正字为尊,是较符合造字原意、在社会上层通行的字体。俗字为卑,是在下层社会流行、且字形不合规范的字体,多为民间为书写方便,减省或变化笔划,甚至借用别字而成。
《汉语大字典》中的“?”字条。
俗字虽然“俗”,不为上层社会所看重。但是呢,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俗字流传很广,渐渐被接纳为标准写法。
古代典籍《康熙字典》。
比如,广东一带很多地名中都含有这个字,香港的西贡叾、大尾叾。广东的锅叾、礤叾里、田叾尾。梅州平远“锅叾茶”更是闻名遐迩,早在十七、十八世纪时就远销东南亚各国及港台等地。
广东梅州平远“锅叾茶”
在粤语中,“叾”字除了用作地名,也作“人的屁股” “蜂或蝎子等的尾部” “器物的底部或末端”等讲。
广东人经常说的“倔叾巷”,就是死胡同。“田螺叾”,就是田螺的尾部。你要是问路,广东人往往会说:“呢条街行到叾,就喺啦。”是说沿着这条街走到底,就到了。
广东方言中“叾”字的用法,与晋方言如出一辙。在山西平定方言中,人们把从小光屁股长大的发小叫“赤叾小”,把碗底叫“碗叾叾”,把铅笔末端的那个小橡皮叫“橡皮叾叾”
山西方言:橡皮叾叾。
这个“叾”,其正体当为“?”考之典籍,“?”字之演变,大约是由“?”而“口”,再由“?”和“口”综合为“?”,后又讹变出一个“口”
“?”字的异写。
奇怪的是,到了今天,这四个表示“屁股”的字,却被一个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叾”字取而代之,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叾”字是不是一百多年前由广东人发明创造的,不好说。但这个字的确是近些年来,从广东流传开的。
“叾”字原本只在广东一带小范围使用,后来有了互联网,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这个字便流行开来。
广州街景。
一般来说,语言的发展与经济有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经济活动对语言起传播作用,经济的发展更为语言的整化提供了充分条件。
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以后,广东成为了全国最发达、最富裕的地方。广东人的一举一动,万众瞩目。就连他们说话的腔调,人人都想学。
于是“叾”字,就成了晋方言中“屁股”的正体字。
“臀”字的异写。
很明显,“屁股”是晚起的词形。考之典籍,最早可能出现于明代罗懋登的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中:“那大臣道:‘你不看见他屁股里一漏烟?’”
屁,《广韵》《集韵》:“气下泄也。”即人类从--排放的臭气。
髀,读作bì,意思是大腿。有一个成语“髀肉复生”,出自于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说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光屁股的小孩。
胫,读作jìng,意思是小腿。有一个成语叫“不胫而走”,是说没有腿却能跑,多指消息无声地散播。
这段话的意思是,舜帝说:“大臣作我的股肱耳目。我想帮助百姓,你辅佐我。”这里的“股肱”,指大腿和胳膊,进而比喻左右辅助之臣。
“屁+股”组合表示臀部,其中“屁”是功能成分,“股”是“臀”的相近部位,用以借指屁股。
臀是人们提起都会感到羞耻的部位,可是在古代历史上,有一位国君的名字居然叫“黑臀”
为什么会给他起这么一个名字呢?《国语》里说:“吾闻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曰:使有晋国,三而畀欢之孙。故名之曰‘黑臀’”
是说晋成公出生时,他的妈妈做了一个梦,梦到有神明拿笔用墨在婴儿的屁股上画圈,还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晋国国君,三世之后将传位给姬欢的孙辈。姬欢,就是晋襄公。
大概是晋成公生来屁股上长了个明显的黑色胎记,就这样被命名为“黑臀”了,今天想来也是有趣。
古代笞刑。
屁股肉厚,经得起打,所以古代有一种刑法叫“杖刑”,即“去衣受杖”,脱掉中衣,直接用荆条、大竹板,或棍棒击打犯人的屁股。
挨打的是屁股,受伤的却是面子,这滋味让人痛不欲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廷杖场面,可能是发生在明嘉靖三年。《明史纪事本末?大礼议》载:“并待罪者,总二百有二十人。……五品以下者杖之。于是编修王相等一百八十余人各杖有差,王相与王思……等十有七人俱病创,先后卒。”这就是少年嘉靖称帝后,为父正名而引发的“大礼议之争”中的一出闹剧和惨剧。
古代杖刑。
金銮殿里的龙椅,只有皇帝的屁股才能去坐,这屁股就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
大小官员们也都有一把交椅,一屁股坐上去,精气神就往上走,动不动就对老百姓颐指气使,跋扈得很。可是,屁股底下一旦没了这把交椅,那就啥也不是了,连狗都懒得理睬他们。
古代杖刑。
普通老百姓也一样,也得管好自己的屁股,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坐的,就连跟别人一起吃个饭,也得分个上下席,也得注意“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记得一部老电影《暴风骤雨》,里面有个叫“赵光腚”的男人,穷得没衣服穿,光着屁股在地里干活。
腚都光了,还怕个啥。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