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键词:河间。地名。专名。
一、 河间市居民点地名的命名方式。
河间市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境内西北部。其地理位置优越,居京津石三角区域,属环渤海经济区腹地,面积1333平方千米,人口90万。截至2016年,河间市辖2个街道、7个镇、11个乡,包括:瀛洲路街道、城垣西路街道、景和镇、卧佛堂镇、米各庄镇、诗经村镇、束城镇、留古寺镇、沙河桥镇、故仙乡、兴村乡、西九吉乡、黎民居乡、沙洼乡、北石槽乡、时村乡、果子洼回族乡、尊祖庄乡、行别营乡和龙华店乡。河间之名始于战国,乾隆年间《河间府新志》记录,秦朝实行郡县制,此地地名沿袭战国旧县名为武垣县,此为河间县之前身。河间县地名命名时间大约在隋炀帝大业初年间,因武垣县境介于沙唐,取“两河之间”之意,改名为河间县,并沿用至今。可见上溯直隋朝,“河间”之名就已存在。
李如龙在《汉语地名学论稿》中指出:地名是专名的一种,是单一事物的指称。大部分的地名都是当地居民约定俗成的,也有少部分地名是特定人群指定的。一个地方地名的命名,往往反映着命名者的认识、感情和某种期望。因此,通过研究地名,我们可以窥见命名时代的故事。经统计,《河间县地名资料汇编》共收录居民点地名578个,是研究当地民风民俗的重要资料。根据《汉语地名学论稿》对汉语地名命名法的分类,河间地名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中,记叙性地名占比最大,描述性地名、寓托性地名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详细数据见表1。
1.1 描述性地名。
叙述或描述地理实体的地理特征的地名,称为描述性地名。依照描述物体种类,又可分为描述地理位置、自然景观、自然资源三个小类。第一类,描述地理位置地名。地名重要的作用之一就在于“定位”,当地居民在命名一地时,会采取“近取诸身”的办法,首先选择标志性的地理自然实体进行命名,如南山村,此居民点因为建在桥之南的山上,故得名。南沟村,因此村建于南面的山沟而得名。
1.1。1 描述地理位置。
1.1。2 描述自然景观和自然资源。
河间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资源丰富。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地名,多是描述植物的,分为植物地名与物产地名两类。植物地名有:榆林庄、后桐柏、前桐柏、前榆杭、后榆杭等。物产地名有:蒲禾屯、前桃园、后桃园、南李子口、北李子口、桃园等。
1.2 记叙性地名。
1.2。2 记录人类生产生活。
居民点命名有时会根据此地的标志性的商业、农业等活动来命名。如大豆腐庄、小豆腐庄,都因此地制作、贩卖豆腐得名。油坊庄是因此地居民以榨油贩卖为生。以农业活动命名的也不少,如马房、北马滩等,都是以养马为生计的居民点。此外,还有展示军事活动的地名,如保安屯。
1.2。3 记录人物、民族姓氏。
1.2。4 记载史实、传说。
有些地方会以当地发生的历史、故事、传说等命名,以此达到纪念或者警示后人的效果。如冷饭店,此地名《后汉书》有记载,是光武帝刘秀所赐。据传刘秀为更始大司马率军北征时,路过此处,正值冬季,他又饥又冷,他在此地路边的餐馆进餐,不料饭食都是冷的,让人身体不适。复国后,刘秀想起此事犹耿耿在心,遂赐村名冷饭店。枯树活,原名林村,妯娌因不合而分家,院中的老树因无人浇培日渐枯萎。分家之后妯娌们顿感人手单调,遇事顾此失彼,遂主动倡议合为一家。这时老树也因得到适时管理,由枯向荣,故改名“枯树活”
1。 3 寓托性地名。
除去描述性地名、记叙性地名,寓托性地名也是该地居民的命名方式之一。地名是人对自然实体、地理区域的主观反映。一些地名带有观念色彩,寓托性地名就属于这类,它们往往使用吉祥的字词,反映一地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如景和、兴隆店、南太平店、义和庄等。
二、河间市居民点地名的命名特点。
河间居民点地名共计578个,多是居民自发约定的。此地居民点,还有许多谐音地名。此外,以一村为中心,周边村落以相同形式命名,使得部分本不是地名通用的字成为“临时通名”,进而形成的小型地名群景观。华北平原是明朝重要的移民点,此地部分居民点地名在命名时还具有浓厚的移民色彩。
2.1 谐音地名多。
李世之认为,谐音是通过两字词之字音的相同或相近,来表达思想的一种语言现象。谐音地名就是利用字词之间相同相近关系来命名的地名。经统计,河间市谐音地名有131个,占总数的22.6%。在命名和使用地名时,当地居民会根据需要来改造地名,这种改造或简或繁,或出于主动改造,或被迫进行。追求典雅希望脱离低级庸俗促使地名雅化,语言要求经济实用要求地名简化。地名的简化与雅化对立统一,是谐音地名产生的两种基本方式。
2.1。1 简化。
西辛庄,方位地名,新建的村庄位于二十里铺西面,故得名为西新庄,后讹为西辛庄。“新”与“辛”同音,“辛”笔画少,书写快捷,在地名中常替换表“新建”的“新”河间市地名中有此类情况地名包括:南辛庄、阎辛庄、后辛庄、前辛庄、北辛河口、南辛河口、北辛庄、西辛庄、高辛庄。
高家务,姓氏地名,明永乐十四年,高氏家族从山西迁来筑坞建村,故村名为高家坞,后讹为高家务。河间一带用作地名通名的“坞”词义复杂。“坞”可以是用来防水的建筑名称。有些村落地势低洼,需要建屏障防水,就以屏障名“坞”为通名,郑孔务、艾孔务、五家务、大黄务、后豆务、前豆务、张孔务、于孔务等都是此类地名。“坞”可用作聚落通名,表示村落。《玉篇》记载:“坞,乌古切。村坞也”“坞”表村落意的有:东化家务、西化家务、高家务。“坞”还可指防守用的小堡。《后汉书·董卓传》:又筑坞于睸。曾家务是边界主要防守点,因外围增设的坞堡而得名。“坞”较“务”书写更加复杂,不常用,故这些地名都以“务”代替“坞”此外,务尔头中的“务”是“雾”的同音替代。
李万,姓氏地名,明朝永乐年间,李氏家族迁居至古洋河弯曲处,河水绕村流过,以姓取村名为李家湾,讹为李家万,简称李万。河间市中的胥家万、林豆万、李万均因在古洋河弯曲处得名“湾”《广韵》:湾,水曲。“万”只有三画,远远少于“湾”的十二画,出于简便经济原则,“万”替代“湾”
南召,明洪武年间,赵氏来此定居,按照方位建南赵、东北赵、西北赵三个村,此村在南面,故名南赵。表示姓氏的“赵”被替换成了笔画数只有五画的“召”在河间市地名中南召、西北召、东北召、常召庄、曹召庄、李召庄、赵召庄都是这样的简写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含有“赵”的地名都简化成了“召”,赵庄子、北赵庄、小赵庄等都没有进行简化。造成部分“某赵庄”简化为“某召庄”,原因可能是因临近地名相互影响。常召庄、曹召庄、李召庄、赵召庄是临近村落,只有常召庄一地村名有赵姓,曹召庄、李召庄、赵召庄皆是临近村庄,皆“某召庄”格式冠以己姓,形成一个小型地名群景观。
位庄,姓氏地名。明永乐十四年,山西移民魏姓迁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为魏庄。后简为“位庄”“位”相较于“魏”,书写更简便,符合语言经济原则。尽管姓氏是地名中最稳定的组成部分,依旧替换成了更容易书写的字。河间市地名中包含“魏”字的地名有:位庄、大位村、位王士由,“魏”全部替换成了“位”
2.1。2 雅化。
改换生僻字、笔画繁多字的“简化”地名活动偏向实用,适应居民日常生活。地名雅化反其道而行之,表现出人们对脱离低级庸俗趣味的追求。与地名用字简化相反,地名雅化会选取字音相同或相近的生僻字替换常用字,使地名用字“陌生化”
方雅莪,姓氏地名,方姓移民所建。建村地地势低洼、多坑塘,此地居民依地势以养鸭鹅为业,村名得名方鸭鹅,清同治二年雅化为方雅莪。莪,《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多年生草本植物名。黎民居,因村为叫李明的土著人所建,故取村名李明居。后本村秀才将村名改为黎民居。“黎民”是“李明”谐音改字。
2.2 小型地名群遍布。
地名群是由同源地名组成的群体。同源地名的“源”包括语源、地源、史源三方面。一组同源地名中包含原生地名和派生地名两部分,如北京“复兴门”是原生地名,“复兴门南大街、复兴门北大街、复兴门内大街、复兴门外大街”都是由“复兴门”派生出来的,这些地名就构成了一个地名群。河间市拥有一定数量的小型地名群,部分原生地名颇具特色,下举典型例证。
大位村、宋位村、傅位村、罗位村、卢位村。在这组地名群中,“大位村”是原生地名。该村原由陈、翟两姓迁徙至此建村,起名“太宁屯”洪武年间山西魏姓迁入,村名改为陈翟大魏村,后来简化村名成“大位村”“大位村”附近的几个村全部以“冠姓+位村”这样的结构来命名。“位”经过简化后,表示一村主要居民姓氏的意义逐渐消解,变为“宋位村、傅位村、罗位村、卢位村”等衍生地名的一部分。
地名群袁留保住、郑留保住、前留保住、黄留保住,原生地名为“刘堡”明朝永乐年间,袁、郑、黄姓前至此地,取居住在刘堡之意,并冠以姓,分别为“袁刘堡住”“郑刘堡住”“黄刘堡住”,后讹为“袁留保住”“郑留保住”“黄留保住”“前刘堡住”又因在“郑、袁”二村附近而得名。原生地名“刘堡”消亡,因其衍生的地名群却保留下来。
可以看出,村民自发命名的小范围内的“地名群”,有些并不考虑命名理据,“原生地名”只用来标记地理位置,就如“位村”本来只是冠以姓氏的村名,宋位村、傅位村、罗位村、卢位村并没有魏姓居民。
2.3 地名通名有移民痕迹。
元末明初,沧州地区经历了一次大型移民。《河间县志》有记载,元代末年的农民战争和明初的“靖难之乱”造成人口锐减,河北地区居民稀少。因此,洪武四年开始,共计三十县居民有组织地向河间地区移民,永乐年间又进行了多次从山西、山东等地至河间的移民活动。因此,外地移民在河间建立的村庄,在命名时也多多少少存在当地语言的遗留痕迹,这就反映出了河间居民点的移民色彩。
2.3。1 地名通名使用方言词汇。
田圪垯。明洪武年间,田姓家族流亡至此建村,该地有唐代古墓高起,以姓冠村名为田圪垯。范圪垯。村民于清咸丰十年至同治八年定居于此,建村点原来是范姓古村落遗址,地势凸高而得名“范圪垯”“圪垯”“圪塔”“疙瘩”方言词,表示土墩、土丘。广泛分布在山西、陕西一带,如陕西省延川县的关家圪塔、山西省阳城县的李圪塔等。粗略统计,以“geda”为地名的居民点,山西省有470个,陕西省有391个,可见“geda”通行于山陕一带,并非华北平原,田圪垯的田姓移民来自山西,移民定居也带来了当地方言词汇。
2.3。2 意愿地名中的移民痕迹。
徘徊。此村是山西张、李二姓居民移民建村,迁居此地时李姓居民希望定居,张姓主张迁居别处,二人意见不同,犹豫不决,为了纪念当时犹豫不决的场景,将村名取名为“徘徊”
行别营。浙江绍兴居民曾大批迁徙至此。裘、饶、唐、康、李、张六姓留此定居,其余人北迁,为了纪念旅途辛苦不忍离别,故为此地命名为“行别营”
意愿类居民点地名多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喜用“安”“兴”“和”等吉利字眼。“徘徊”“行别营”在此类地名中显得独树一帜,简单的地名背后记录着当时移民至此的故事。
三、结语。
选稿:黎淑琪。
校对:黎淑琪。
审定:刘言。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