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说:“一月睡,二月哭”,刚出生一个月的宝宝,只知道睡。到了第二个月,则会哭的很厉害。
这大概是人们长期带娃总结出来的经验,观察自己家娃你就会发现,确实是这样。
以前有个姐妹跟我说,她月子里经常恍惚,“我生了吗?”“孩子呢?”
就是因为整天就是睡觉,只要保证孩子不饿,孩子就不会闹起来。这让原本做了充分心理准备的她还有些不习惯,甚至有种飘了的感觉:带娃好像并不难?
直到过了满月,孩子开始嚎起来了,以前不知道她已经生了的邻居,这下都收到“通知”了。
可是,那样的变化是为啥呢?
月子里的宝宝,以睡眠为主,每天睡眠时间是16-20小时,有的宝宝甚至能达到二十多个小时。孩子每天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睡觉,醒的时间不是特别久,除非特殊情况,比如喂奶不及时,身体不舒服,缺乏安全感等等,一般来说他们都会特别的乖巧安静,很少有哭闹的时候。
而满月之后,宝宝进步了,他的身体更好的发育,各种感官都比之前要灵敏,更明白什么是不舒服的,知道如何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此时哭的更多。
西尔斯的《育儿百科》中写道:新生儿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反射动作。饿了或者难受时,他就会自动的啼哭,行动先于思考。
以前看过一个奇幻电影,叫做《世界奇妙物语之A药片》,讲的是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丈夫每天工作繁忙,妈妈每天在家照顾小宝宝。宝宝总是哭闹不止,妈妈很无奈,甚至有些崩溃。
后来妈妈吃了一颗“A”药丸,药师向她推荐说,这是可以听懂宝宝说话的药,“A药片”妈妈按照指示吃了一颗药片后,真的听到宝宝说话了。
她听到的第一句话是“背好痒”,妈妈挠了挠,宝宝立刻不哭了。
这确实太神奇了。
可以说,宝宝的每一次哭都是在向父母传达自己的需求,如果父母能够读懂,及时的给予满足和回应,那么宝宝哭闹的情况自然会有所减少,父母和宝宝之间的亲子感情也会更亲密。
而宝宝不同的哭声,其实也代表了不同的需求:。
饥饿时的哭泣通常短促而低调,并且低一声、高一声。
饿了是宝宝哭泣行为最主要的原因,毕竟宝宝每天的生活中最大的需求就是吃了。
而对于2个月宝宝来说,容易遇到几个猛长期,让妈妈摸不准宝宝吃奶的规律,会害怕孩子吃多,彼此之间还不是很默契,所以哭着要吃奶的情况容易出现。
而且宝宝明明饿了,妈妈却不给吃奶,还觉得孩子刚吃过肯定不是饿了,导致孩子吃奶的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宝宝会哭的时间比较长。
宝宝尿了拉了,导致的尿布或纸尿裤不舒服,也会哭几声,但如果是大便完了之后,宝宝特别不舒服,一定会给妈妈发信息,他会连续性的哭,并且一边哭一边看着大人,等到妈妈过来后,很容易就安静下来。
宝宝排便了表现比较明显,一摸就知道,所以这个需求通常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宝宝为此哭的时间也就不长。
这种哭声。
疼痛和痛苦时的哭泣通常突然发生,表现为长而高调,随后有一个暂停和叹息。
任何不舒服的情况,宝宝都会表达。
像衣服穿的不舒服了,冷了,热了,这些都是宝宝身体感受到的异常感,他也会统一用哭泣来表达。
而且,大人不了解的是,婴儿哭泣的时候闭着眼睛,声音很大,可以帮他避开眼睛受到的强烈视觉刺激、声音刺激,是有助于缓解宝宝的紧张情绪的,所以宝宝其实很聪明。
宝宝有时候需要妈妈的陪伴,有时候需要自己单独相处。
如果宝宝出现和这样与饥饿时相似的哭闹,但通常持续的时间不长,往往是你还不知道他要的是什么的时候他就停止了哭泣,这说明宝宝是想自己单独待一会儿了。
有时候这样的需求容易被忽略,但细心下来你会发现的。
在一天中的傍晚,当你检查了所有让孩子不舒服的可能,他还是哭闹磨人的时候,很有可能宝宝是在消耗自己的精力。
孩子一天中总有一段特别挑剔的时期,即使他不饿、没有不舒服和疲劳。
这个挑剔时间中,不管怎么安抚,孩子都不认同,他会一直扭着身体,感觉什么姿势都不合意。
其实此时,宝宝警觉性比较强,有明显的情绪,但这个过程,是宝宝为了让自己进入更舒适的状态而进行的,一般接下来,孩子就会进入更深的睡眠中了。
哭是宝宝的一种本能反应,是与父母交流的方式和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反应与要求的特殊语言。他们通过哭来向身边的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抚。
读懂孩子的哭声,就正如吞下一颗A药丸,才能了解孩子的需求,急宝宝之所急,是父母需要做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