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干燥的时候,总会有这种情况,开车门经常会被静电电到,或者两个人之间也互相被静电电一下,大家都知道这是静电在作祟,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身上总有静电?更不知道身上有静电该怎么处理?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身上总有静电是什么原因,生活中如何减少静电?
什么是静电?
所谓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流动的电荷就形成了电流)。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
为什么身上总有静电?
当人们穿脱衣服、梳理头发时,都可能产生静电。为什么身上总有静电?其实是人体皮肤表面累积的静电被释放出来的过程,且往往还没有碰到别的导体就感受到了电击。这是因为静电荷的电压很大,在人体靠近导体时就会把空气击穿,通过空气传导放电。而人身上所有的电荷都会通过人体离导体最近的一个点瞬间释放,进而产生刺痛感。
在物理课上我们都学习过摩擦起电的过程,主要有两种方式:1)用丝绸和玻璃棒摩擦产生正电荷;2)用毛皮和橡胶棒摩擦产生负电荷。而人体的静电就是主要由于衣物相互摩擦所产生的。尤其是纤维衣物、干燥天气更利于电荷的积累和转移。一般“被电”都是和物体距离较近时,较远了电不到,完全接触上也不会“被电”,就是似接触未接触才容易被电。
为什么南方静电少北方静电多呢?
这就和空气湿度有关了。在夏天或者是南方地区,空气较为湿润,且在空气中漂浮着大量微小液滴,这些液滴可以看作是电荷的搬运工,通过和皮肤接触,使一部分电荷发生转移,从而减少了人身上静电的积累。而在冬天,搬运工数量锐减,积累在人身上的静电无处转移,那只能等待“合适时机”进行释放了。
身上有静电的三个条件
一是干燥的空气。
二是不导电的化纤衣物。
三是体质较弱者。
值得注意的是,过多的静电在人体内堆积不释放,会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在冬季,约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与静电有关。因此有必要适当防范。
身上静电怎么消除?
1、经常洗手
空气干燥,身体干燥是静电的主因,所以,经常洗手,保持手上皮肤的水分是十分有效的。
2、尽量穿纯棉的衣服,少穿化纤的衣服。
冬季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或丝织内衣裤。
3、养成良好的防静电习惯
对容易带电的物品,在接触前可用微湿抹布擦拭一下,可将其表面的静电消除。关上电视、离开电脑以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
平时随身带一个硬币或者金属钥匙。使用电脑前,手拿硬币或钥匙与水管或暖气片接触一下,可将身上静电放掉。
4、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酸奶等酸性食品,多饮水,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以减轻静电影响。西红柿、香蕉、苹果、猕猴桃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带鱼、甲鱼可增加皮肤的弹性和保湿性,具有良好的除静电功能。
5、戴防静电手环
如今市场上有很多的防静电手环,防静电手环由腕带、铁块、导线线束、1MΩ电阻以及鳄鱼夹构成。将静电手环通过腕带束缚在手腕上,使铁块和人体紧密接触,将鳄鱼夹接在接地支架上,这就通过导线线束将人体的静电泄放到了大地上,避免人体静电对电子元器件产生危害。
静电电压是多少?
当人体感觉到被静电击时,人身上的静电电压已超过2000伏;
当看到放电火花时,身上的静电已经超过3000伏,这时手指会有针刺般的痛感;
当听到放电的“劈啪”声音时,身上的静电已高达7000-8000伏。
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对皮肤:长期处于开着的电视、电脑和微波炉等环境下,就常常可能有毛孔变大,皮肤干燥、红斑、皮肤瘙痒等症状。而天天操作电脑的办公室白领脸部红斑、色素沉着等面部疾病的发病概率远远高于不用电脑者,这是由于电脑屏幕所产生的静电吸引了大量悬浮的灰尘,使面部受到刺激引起的。对于皮肤敏感的人更是如此。
对心脏:在临床上,当某些人病危时,可能使用一种电击的方式挽救病人生命,因为对心脏电击能除颤。可见一定量的电流能起到救人的作用,但是正常的人并不需要电流。若是人体所带的静电在数千伏甚至万伏,它会严重干扰以至改变人体内所固有的电位差,特别是影响到心脏的正常工作,有可能引起心率异常和心脏早搏。
对大脑:医学专家解释:干燥产生的静电对大脑的确会有影响,它会引起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人的中枢神经,使人感到疲劳、烦躁、失眠、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