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为什么是喜丧(为什么老人去世有些地方称为发“喜丧”,什么叫“喜丧”?)

为什么是喜丧(为什么老人去世有些地方称为发“喜丧”,什么叫“喜丧”?)

时间:2023-10-29 07:19:01阅读:

为什么是喜丧(为什么老人去世有些地方称为发“喜丧”,什么叫“喜丧”?)

前几天九十岁的奶奶去世,全家人悲痛万分。闻讯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问及老人的年龄后,几乎都同样劝慰我的父母和亲人,“不要太难过了,都九十岁了,也算得上喜丧了……”

我有些搞不明白了,难道老人去世不应该难过吗?给去世的老人举办葬礼,本就是让亲人悲伤难过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喜”从何来?

那么“喜丧”到底是怎么回事?多大的老人去世才算得上是“喜丧”呢?

“喜丧”在民国时期发行的一部民俗民风的典籍《清裨类钞》中就有记载。其大意就是家中有老人去世,本就是悲哀难过的事情,伤心都还来不及,哪里还有值得庆贺的喜事?但民间为什么又有“喜丧”的说法,所谓“喜丧”就是指逝者必须是德高望重,福寿皆全的高寿老人。

什么是福寿皆全呢?简单来说就是去世的老人必须是“全福”,“全寿”,“全终”的三全老人。古时候只有这样的老人去世才能称得上“喜丧”

怎样才能算得上“全福”,“全寿”和“全终”呢?

首先聊聊什么是“全福”,整个家族人丁兴旺,上慈下孝,一团和气。上完成了为父母养老送终的责任和义务,下让自己的家族开枝散叶,人丁兴旺,完成了家族传承的责任,这就是古人口中的“全福”

如果说“全福”很容易做到的话,“全寿”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到了。全寿是指去世的人年龄需在八九十岁以上,而且是“无疾而终”,也就是从前人们所说的“老死”,因意外和疾病等原因去世的不算。满足这样的条件才算得上是“全寿”

“全寿”的条件搁到现在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都在七十岁左右了,活到八九十岁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古代不行,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能活到八九十岁的简直就是凤毛麟角了,所以古代虽有“喜丧”这一说法,但真正够格发“喜丧”的人还是很少的。

最后说说“全终”,其实“全终”和“全寿”意义差不多。所谓“全终”就是我们常说的“善终”也就是说人最后有一个良好的结局,不是因意外,疾病等非正常原因死亡,而是无疾而终,自然死亡,死亡时不受疾病和伤痛的折磨,而是“寿终正寝”“功德圆满”

从以上就可以看出古时候人们对“喜丧”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但是现在由于医疗技术的提高,人类寿命普遍提高,活到八九十岁甚至一百多岁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所以老人一旦去世,很多情况下都会被定义为“喜丧”

其实“喜丧”的说法,很多情况下还是亲友劝慰事主的一个说辞,主要还是希望逝者家属节哀顺变,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再伤心痛哭,也不能让逝者生还,而生者依旧要面对现实,继续生活下去。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