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名称的起源
马路这个名称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观点认为,“马路”一词与英国人马卡丹有关。19世纪末,中国的上海、广州、福州等沿海港口开埠,欧美列强在华兴建租界,他们把西方的马卡丹路修建方法带到了中国。据某些专家的意见,“马卡丹路”是马路一词的起源,即马路是外来词。马卡丹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与上海的历史有关。1845年,英国侨民在上海城市中心建造起跑马总会,因原跑马场的场地狭小,跑马总会在花园南侧外增筑马道一条。这条道路专供赛马使用,因此被上海居民称之为“马路”。为方便人们前往赛马场,租界当局修筑一条与南侧马道平行的道路,从外滩直抵跑马场,上海人便称其为“大马路”,也就是现今的南京路。上海的赛马场与南京路
马路一词的由来和演变
从语言学角度看,“马路”最初的含义是指宽阔的道路。从文化角度看,“马路”的流行与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有关。
在西方文明侵入前,我国的城市道路,一般使用“街”“弄”“巷”等为路名。“街”指有商业活动的“大路”,“弄”和“巷”指居住区的“小路”。上海开埠后,列强诸国在扩展划定租界后,为方便金融贸易的顺畅运行,修筑起利于车马通行的市政道路。1845年,英国侨民在城市中心建造起跑马总会,因赛马而出现的道路被称为“马路”,“大马路”即现今的南京路,之后又出现了“二马路”“三马路”等称呼。“大马路”是上海建设的第一条城市道路,上海由此开创了城市道路的通名使用“路”的先例,并逐渐推及到全国。上海开埠与道路名称的变化
秦直道为供马车、骑兵及大军出发,是当时的高速公路,又称马路。史学家推测,昭君出塞走的就是这条“马路”。然而,此马路非彼马路。今天我们所说的“马路”一词,和古代的“马路”并非同源。古代与现代马路的区别
古代道路的称呼与马路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针对不同的道路有很多称呼。例如,在先秦,主要道路被称为康衢。路是能够三辆马车并行的地方,道是两辆马车可以顺利通行的,途是一辆马车能过顺利经过的。除了这些,还有畛是古代对仅仅牛车能行的路的叫法,后来变为称呼田间的小路;而那些车过不了,仅仅是牛马能过的路则被称为径。
秦始皇时期,要求“车同轨”,兴路政,修建了著名的驰道。唐时候号称筑路5万里,称驿道。元朝把路叫做“大道”,而直到清朝才开始称作“大路”“小路”等。
关于“马路”称呼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是说元朝时,元大都主干道要求并行20匹马,其他城市要求并行10匹马,所以后世称为马路;其二是近代修路普遍采用英国人马卡丹的筑路方法,所以简称马路;其三是上海开埠初期,洋人们在外滩修路赛马,被称为马路。古代道路的各种称呼及马路称呼的由来
国外类似“马路”称呼的比较
在美国,road常出现在乡村路名中,street是城市中两侧有建筑物的公共街道,avenue是城市中两侧有建筑物和树的公共街道(常被译为林荫道)。此外,还有route强调两点之间的路径,lane指乡间小路、胡同、里弄、车道,alley指两边都有房子或墙的狭窄小路,way常表示更为抽象的意义,highway是长途大道、贯通城市大城镇的要道,boulevard是城市中宽度很大、两旁有树的道路。美国道路称呼的特点
在英国,对于道路的称呼也有不同,例如road是路的总称,street两旁有建筑物,avenue经过拓宽且美化过周围绿化。英国道路称呼的特点
现代交通中马路概念的形成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近代化的影响,中国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在这一过程中,“马路”一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指代那些按照西方标准建造的现代化道路。现代马路的形成背景